各位領(lǐng)導(dǎo),同志們大家好:
我是昌平殯儀館的孫狄,我宣講的題目叫《殯葬行業(yè)的“花木蘭”》。一直以來,在殯儀館工作并不受人待見??稍诓綒泝x館卻有這么一個人,在這個崗位上一干就是二十載,以溫情服務(wù)為工作標(biāo)準(zhǔn),以溫柔笑容慰藉逝者家屬悲傷的心,被稱作殯葬行業(yè)的“花木蘭”。她就是榮獲北京市三八紅旗手稱號的昌平區(qū)殯儀館禮儀部主任趙文鳳。
20年前,清秀、斯文的趙文風(fēng)剛到殯儀館工作的第一天,正趕上火化一具出車禍的遺體。當(dāng)時年僅19歲的她嚇得晚上不敢熄燈睡覺,一睡著就做惡夢。然而,堅強倔強的她并沒有退縮,硬是咬牙堅持了下來,不但一干就是二十年,而且在這個崗位上干出了精彩,贏得了掌聲。
別看這一場普通的告別儀式或許只有短短20分鐘,但對殯儀服務(wù)員來說,壓力非常大,不能出半點差錯。從開始工作到現(xiàn)在,殯儀館沒有接到過逝者家屬對趙文鳳工作的投訴。只要工作需要,她都會在第一時間趕到殯儀館,與逝者家屬交流溝通,然后帶領(lǐng)工作人員舉行告別儀式。
同時,這份工作需要的不僅僅是勇氣,還有細心和耐心。怎樣與逝者家屬溝通,安撫他們痛失親人的悲傷;怎樣策劃殯儀程序,讓整個流程順利,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需要真情和細心。
有一天,趙文鳳接到一個70多歲老太太告別儀式的任務(wù),儀式的頭天下午,趙主任帶著我和家屬進行告別程序和場地布置的溝通,這時逝者的老伴兒提出了一個要求,要在儀式當(dāng)天掛一副自己寫的挽聯(lián),以此向與他相濡以沫50多年的老伴告別。趙文鳳一口答應(yīng),可是看到挽聯(lián)的內(nèi)容時卻傻了眼,這幅挽聯(lián)竟然有62個字,廳里正常懸掛的挽聯(lián)都是幾個字。一邊是逝者家屬的毫不讓步,一邊是告別廳的場地實際,我看在眼里愁在心里,送走家屬,見到趙主任,問道“這可咋辦呀?”趙主任想了想說,“在不違反規(guī)定的情況下,我們對家屬的要求要有求必應(yīng)。”下了班,顧不上吃口飯、喝口水,趙主任帶著我,滿昌平的沿街尋找制作公司。一家、兩家……記不清被拒絕了多少次,只記得我和趙主任拿著制作好的巨型條幅回殯儀館時,繁星點點、燈光迷離。第二天早上,逝者的老伴來到告別廳,莊嚴肅穆的場景中巨型挽聯(lián)映入眼簾,老人家頓時老淚縱橫。聽到家屬的連聲道謝,讓趙文鳳忙碌到深夜的疲憊煙消云散了。
除了經(jīng)常得到逝者家屬的感謝,趙文鳳也有受委屈的時候。有一次,早上6點多,一位逝者家屬因為訃告中逝者的出生日期出現(xiàn)錯誤,在告別室里又吵又鬧,幾個情緒激動的家屬還對趙文鳳進行圍攻謾罵。她一遍又一遍地解釋,可家屬就是聽不進去,后來這幾位家屬發(fā)現(xiàn)是自己弄錯了,連句道歉的話都沒說就悄悄離開了。業(yè)務(wù)辦完后,趙文鳳跑到衛(wèi)生間大哭了一場。“哭完了覺得好多了,該干嗎還干嗎,畢竟這是我唯一能為他們做的。”
去年9月,趙文鳳的母親得了肺癌,需要馬上住院手術(shù)??墒且驗楣ぷ鞣泵Γ荒芘阕o母親住院治療,只能由弟弟代勞。即便在母親做手術(shù)的當(dāng)天,她卻因為一場重要的遺體告別工作而錯過了。面對家人的誤解,她一個人默默流淚。母親生病需要護理,女兒年幼需要照顧,可是趙文鳳太忙了,她把時間獻給了悲痛的逝者家屬,卻把對家人的愧疚默默壓在了心里。
風(fēng)風(fēng)雨雨二十年,趙文鳳始終堅守自己最初的信念—“如果你是一縷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你的崗位。”這是雷鋒日記里的一句話,也是她一直以來的座右銘。每當(dāng)想到能讓故去的人體面地走完最后一程,讓親人心靈上得到慰藉,她便多了幾分坦然。在這7000多個日日夜夜里,她帶領(lǐng)禮儀部人員辦理了上萬場告別儀式。作為殯儀館的一員,我從趙文鳳的身上看到了真情服務(wù),看到了恪盡職守,更看到了一個共產(chǎn)黨員在特殊崗位上的堅韌和奉獻!我愿以她為榜樣,堅守殯葬崗位,努力踐行為民服務(wù)、為民解困的宗旨,真誠熱忱、文明服務(wù),為逝者鋪設(shè)安魂路,溫暖家屬悲痛的心。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