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首頁> 報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郭萬超:樹文化自信 建文化強國(4)

三、文化自信是深沉持久的力量

文化自信不僅被寫入黨的十九大報告,也被寫進了黨章。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全黨要更加自覺地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這里將文化自信與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并列,足以看出文化自信的重要。

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文化與國運是緊密相關的。1840年,大清王朝由盛轉衰,中華民族從1840年開始走下坡路,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們又開始走上坡路了。這170多年使中國的文化自信力大大減弱,基于這個我們今天提出了文化自信。

我們自信在哪里?自信,不能是主觀地想自信就自信,這種自信不是自信,而是自大。我們文化自信的底蘊、根基在哪里?我們?yōu)槭裁茨軌蛭幕孕??這個問題要講清楚。

中華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之一,中國是四大古國之一。歷史學家湯因比指出,世界上曾經出現(xiàn)過26種主要的文明,但是后來這些文明中有很多都消失了。在這些文明中,有四種文明是原創(chuàng)性文明,就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古代中國就是四大文明古國,這四種文明是人類文明的源頭。雖然從排序上看,古代中國在四大文明古國里并不是排在第一位的,但中華文明是非常獨特的,因為中華文明是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

舉一個例子,我們今天寫的漢子就是古人發(fā)明的,雖然現(xiàn)在有些演變,但很多字的變化都不大。再有,“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這些我們今天還在用的經典語句,都是幾千年前我們的圣賢寫下的。正如習近平同志所說,“我們中華文明是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在四大文明古國里,只有中華文明是綿延不斷的、有生命力的。

有人說,世界文化有幾個特點:西方文化主要是研究人與自然的關系,印度文化是研究人與神的關系,中國文化是研究人與人的關系。中國文化在處理人與人、國與國之間怎樣和諧相處等方面是有很深造詣的。中國文化是一個很偉大的文化,我們不僅有唐詩宋詞,還有古鎮(zhèn)古城。實際上從一些古鎮(zhèn)古城也能看出,古代中國的經濟水平是不差的,如果沒有經濟的支撐,也不能建設那么好的建筑。

說到中國文化自信,那么文化自卑是怎樣產生的?現(xiàn)代工業(yè)革命起源于西方。但是中國古代是非常偉大的,幾千年以來都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國家之一,是最強大的國家之一。英國經濟史學家安格斯·麥迪森在《世界經濟千年史》中記載:從公元1000年開始,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就占世界1/5以上,1820年達32.9%。所以說,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在歷史上一直占的比重都很高。但是后來我們的生產總值在世界上占的比重開始急轉直下。“李約瑟之謎”的主題是:盡管中國古代對人類科技發(fā)展作出了很多重要貢獻,但為什么科學和工業(yè)革命沒有在近代的中國發(fā)生?這也是我們文化自卑的一個根子。馬克斯·韋伯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中探討了文化與現(xiàn)代化的關系,他認為新教倫理與近代理性資本主義發(fā)展之間的生成發(fā)育關系,是資本主義興起的一個重要原因,但他在書中也沒有完全否定中國文化,只是說中國沒有產生出現(xiàn)代文明,并不否定中國文化能夠與現(xiàn)代文明相適應。所以今天,我們又找到了文化自信的依據(jù),我們的文化雖然沒有產生出現(xiàn)代資本主義文明,但我們的文化是可以適應現(xiàn)代化的。中國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經濟總量位于世界第二,創(chuàng)造了世界經濟發(fā)展史上的奇跡,這也證明了中國文化是有優(yōu)勢的。我們是可以自信的,我們的文化不是落后的,它是有現(xiàn)代生命力的。

再說日本,日本主要是經濟上的崛起。日本在經濟上的崛起證明了東方文化對現(xiàn)代化的適應性。所以說,日本的經濟崛起也引起了國際學者的關注,發(fā)現(xiàn)東方文化并不差。此后,“亞洲四小龍”的崛起,進一步印證了東方文化、中華文明是不排斥現(xiàn)代化的。中國的崛起,中國經濟的崛起,更大程度上印證了中國文化的優(yōu)越性。中國文化不是一個落后的、封閉的、僵化的文化,而是一個有生命力的文化。所以說,這個文化自信我們就找到了。

那么,中國古代文化有多強大?今天,世界的強國是美國,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是紐約。但是,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是長安。中國古代,很多外國人在中國的朝廷里做官,這也能看出來中國文化是有多么強大、多么包容。所以說,我們的文化自信是有底蘊、有根基的,中華文化是博大精深的。

責任編輯:張一博校對:吳自強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
京公網(wǎng)安備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1020015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