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別山下,有一個山區(qū)小縣——紅安,在這兒,拉起了黃麻起義的序幕,也是鄂豫皖革命根據(jù)地中心,誕生了兩位國家主席,200多位共和國將軍。紅安原名黃安,是中國第一個以“紅”字命名褒獎的縣名。初來紅安,攜著疑惑,是什么讓紅安有如此輝煌的歷史?當踏入紅安這片土地,從“小小黃安,人人好漢。銅鑼一響,四十八萬。男將打仗,女將送飯”的歌謠到林清芝的英雄傳奇;從革命基地的參觀到重走紅軍路的感悟,一點一滴,讓我們明白了什么是“紅安精神”,什么是革命精神。
在國破家亡之際,紅安英雄兒女舍生取義,鞠躬盡瘁,就算犧牲生命也要還一片安逸山河給人民,壯哉,壯哉!歷史已經(jīng)過去,時代在不斷沉淀,英雄留下的美好故事將永垂不朽,留下來的精神動力將激勵我們砥礪前行。
為了人民,依靠人民。聽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qū)紀念園里的館員講解說,絕大多數(shù)英雄犧牲時才二十多歲,是什么讓他們有如此大的勇氣視死如歸、前仆后繼?是什么讓戰(zhàn)爭年代的老百姓即使餓著肚子也要把自己最后的一點糧食送給紅軍?這一切都源于革命戰(zhàn)士們一心為民、克己奉公的信念,為了人民,依靠人民,和人民同生共死,無私奉獻。在最危難的時刻,與老百姓們相濡以沫,同生共死,結(jié)下了這一段偉大的生死革命友誼,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收獲了一個又一個成功。
在人民的支持下,誕生了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四方面軍、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八軍,鍛造了革命年代最強大的軍隊,讓我們政黨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勢,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
鞠躬盡瘁,前仆后繼。走進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qū)紀念園,每一幅畫卷訴說的都是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每一張照片下都是一段時代的光輝歷史。有被割掉雙耳和舌頭活埋,堅持“頭可斷血可流,不革命辦不到”的張南一;有被敵人割去雙乳、砍掉四肢和頭顱,堅貞不屈、視死如歸的戴醒群……在充滿硝煙的革命年代,十四萬英雄兒女為革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義無反顧,拋頭顱、灑熱血,不畏犧牲,只為突出重圍,為美好的生活而奮斗。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時代在不斷發(fā)展,但沖不淡我們對革命先烈的緬懷。正是這些英雄前輩們的流血犧牲,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要弘揚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切實提高思想認識。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全黨同志必須保持革命精神、革命斗志”,我們政黨能夠走到今天,不僅僅是因為能不斷總結(jié)歷史教訓(xùn),走正確的道路,更重要的是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承了革命先烈們永垂不朽的英雄氣概。
眼下,我們正進行偉大斗爭、建設(shè)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yè)、實現(xiàn)偉大夢想,在此過程中不免會有些許難關(guān)和“硬骨頭”要攻克,在此之際,要時刻提醒自己走得再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不能忘記偉大使命賦予我們的偉大精神,要牢記于心,接受靈魂的洗禮,讓國魂永駐。
本文鏈接:http://416w.cn/2018/0424/997651.shtml(轉(zhuǎn)載請保留)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立場,僅供參考。】
(作者單位:武漢市新洲區(qū)李集街道辦事處)
本文系宣講家網(wǎng)獨家稿件,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網(wǎng)友之家欄目投稿郵箱為:jst71ztz@126.com,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歡迎加入網(wǎng)友之家QQ交流群209961124,網(wǎng)友之家交流3群: 522415122。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