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70字到75字,誓詞修改體現(xiàn)與時俱進
2015年7月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實行憲法宣誓制度的決定》,確定了70個字的宣誓誓詞。而3月17日上午,習近平面向憲法宣誓的誓詞為75字,這一誓詞是今年2月2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三次會議公布的修訂版本。
修訂后的內(nèi)容將其中有關奮斗目標的表述由“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家努力奮斗!”修改為“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努力奮斗!”從70字到75字,誓詞的修改體現(xiàn)與時俱進。新時代步伐不斷前進,新發(fā)展進程日新月異;順應新時代要求和人民意愿、站在新的歷史方位,憲法宣誓的誓詞也緊跟新時代的腳步調(diào)整演進。
“在全黨全國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全會精神過程中,一些地方、部門和同志提出,應當根據(j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屆二中全會憲法修改精神,對2015年決定中的宣誓誓詞作出適當修改,進一步完善我國憲法宣誓制度。”在2月23日召開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三次會議上,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張勇受委員長會議委托作相關修訂草案說明時指出了誓詞修改原因。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秘書處法案組組長、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沈春耀3月11日下午在答記者問時表示,誓詞很莊嚴,也很神圣,“我宣誓”實際上是對國家、對人民的一種承諾,把誓詞修改完善、與時俱進。憲法宣誓的誓詞作了一下修改,也是要配合把憲法宣誓制度進一步加強和提升的需要。
“把實施憲法提高到新的水平”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發(fā)揮憲法在治國理政中的重要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闡明憲法的精髓要義。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穩(wěn)定性、長期性。”2012年12月4日,習近平在首都各界紀念現(xiàn)行憲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強調(diào),維護憲法權威,就是維護黨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權威。捍衛(wèi)憲法尊嚴,就是捍衛(wèi)黨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嚴。保證憲法實施,就是保證人民根本利益的實現(xiàn)。
2014年9月5日,習近平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60周年大會上指出,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zhí)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zhí)政。我們必須堅持把依法治國作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為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不斷把法治中國建設推向前進。
“加強憲法實施和監(jiān)督,把國家各項事業(yè)和各項工作全面納入依法治國、依憲治國的軌道,把實施憲法提高到新的水平。”在今年2月24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在講話中強調(diào),要加快形成完備的法律規(guī)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jiān)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nèi)法規(guī)體系,用科學有效、系統(tǒng)完備的制度體系保證憲法實施。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