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文 中國人民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教授、孔子研究院院長
古希臘有個謎語:早上四只腳,中午兩只腳,晚上三只腳。是什么呀?答案是人。早上是小孩,地上爬,四只腳;中午是成人,兩只腳走路;晚上是老年人,要拐杖了,所以三只腳。
人究竟是什么?中外思想家有很多的論述。人對自我的認識經(jīng)過了很長的歷程,古希臘德爾菲神廟有一句箴言,就叫“認識你自己”。中國開始對人的認識是,無毛的動物;后來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講,人是無毛兩足的動物,這大概是最初人對自己的認識。后來王充講,“人,物也,萬物之中有智慧者也”。蘇格拉底一直在尋求人類智慧。中國人講人有智慧,西方也講人有智慧。
唐代的《無能子》講,人之所以異于禽獸者,是由于人有思想?!稛o能子》從各個層面去探討了人究竟是什么?!稛o能子》認為人是社會的動物,人和動物的區(qū)別是什么?人有“夫婦之別,父子兄弟之序。”“有君臣之分,尊卑之節(jié)”。亞里士多德亦認為“人類在本性上,也正是一個政治動物”,具有“社會本性”。
1944年卡西爾出版了《人論》,他認為海德格爾把人定義為“會言語的動物”“理性的動物”,不如定義為“人是符號的動物”。這個觀點提出以后,當時在西方的影響很大。若把人定義為符號的動物,如哈巴狗是狗,狗便是符號,便抹煞了人與禽獸的區(qū)別,否定了人的主體性、社會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道德性、審美性、感情性等本質屬性?;诖耍以凇缎氯藢W導論》中講,“人是會自我創(chuàng)造的和合存在”。為什么這么講呢?人同動物的一個的很大區(qū)別就是人有創(chuàng)造力。由“沖突——融合——和合”為新事物、新生兒、新結構形態(tài)。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