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講的屬于《宣言》的形式方面,即文章的體裁和類型方面,以及語言表現(xiàn)方面?!缎浴返镊攘τ袃蓚€方面,一是思想的魅力,二是語言的魅力。思想的魅力是首要的,但語言的魅力也不可低估。
1.“教義問答體”不合適
《共產(chǎn)黨宣言》的前兩個稿本是恩格斯寫的,分別是《共產(chǎn)主義信條草案》和《共產(chǎn)主義原理》,采用的是傳統(tǒng)的教義問答體。但恩格斯寫信給馬克思,建議馬克思拋棄這種教義問答體。因為他認為這種問答體不便于進行歷史敘述在,則不做歷史敘述就講不清資產(chǎn)階級和無產(chǎn)階級。其實,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這種體裁不具有宣告功能,它只具有對內部成員的思想解釋和教育功能,而不具有向世界作出宣告的功能。共產(chǎn)主義者同盟已經(jīng)不再是一個密謀的組織,而成為一個公開的政黨,它就應該公開宣告自己的成立和存在。而且,共產(chǎn)主義者同盟作為世界上第一個無產(chǎn)階級政黨,第一個世界性無產(chǎn)階級政黨,當然更需要向世界作出宣告?!缎浴肪蛻撈鸬竭@樣作用。顯然,用教義問答的形式是不合適的。
2. “理論闡述體”也不合適
恩格斯寫的第二個稿本即《共產(chǎn)主義原理》具有雙重屬性,一方面在形式上采用的還是教義問答體,另一方面,他在解答某些理論問題是開始了理論闡述。為了對某些問題作出比較清楚的解釋,有時就會在理論上加以闡述,特別是從其行文上來說,實際上也體現(xiàn)出一種理論闡述體。而且從這個稿本的名稱上看更是如此,《共產(chǎn)主義原理》凸顯的是“原理”,而“原理”往往是一種正面敘述或理論闡述。即使不采取問答形式,而是真正的“原理”概論,那也并不完全合適于黨的宣言。它在體現(xiàn)宣告功能上也有不足,特別是它的敘述方式是屬于娓娓道來、靜心析理的風格,而這樣的風格也不適合作為對外的宣言。
3. “政治宣告體”是合適的
最合適的文體應該是“政治宣告”體。這是由黨綱的屬性和黨向世界宣告的需要所決定的。黨是政黨,具有鮮明的政治性。同時,它要向世界宣告自己的存在,因而必然是一種“宣言”式。
這種宣告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宣言》的文字風格,比如激情的話語,再比如表述上過于追求明確,以至話往往說得比較絕對而不留余地。說話斬釘截鐵,沒有緩沖,也不談另一面,不做補充和解釋。這樣的宣告非常清楚易懂,是一種自信的體現(xiàn),但同時也使一些話說得絕對,往往是極而言之。
4. 最終呈現(xiàn)為“政論性散文詩”
“政治宣告”體究竟是怎樣的呢?這里還有一個具體呈現(xiàn)的問題。不同的作者可以寫出不同的政治宣告體,而《宣言》的政治宣告則打著馬克思個性的鮮明印記。馬克思獨有的性格和氣質、思想和文字的才華,對文學的愛好,文字風格,以及喜歡打磨文字的個人喜好,使“政治宣告體”具體呈現(xiàn)為“政論性散文詩”。這可以說是一種最合適而又最具有個性的政治宣告體。
就其“政論性”而言,它不是文藝性的,也不是學術性的,而是政治的。它使用的主要是政治語言,表達的是政治訴求。
就其“散文詩”屬性而言,它不是思辨的,理論推理的,而是直截了當?shù)靥岢鲇^點,語言也是簡潔明快的,帶有文學性特點——當然也不是真正的文學作品。“散文詩”是“散文”與“詩”的結合?!缎浴匪皇羌兇獾纳⑽氖剑菐в性娦缘奶攸c,具有詩性的表達,具有象征性和預言式,具有強烈的情感表達意愿。但顯然也不是純粹的詩體,不是詩歌形式,而是散文式敘述,以及綱要式的理論闡述。從外在形式上看,比較符合中國文學中的散文詩體,比如與魯迅的散文詩集《野草》比一下,就可以看出。特別是《秋夜》一篇,感到與《宣言》有些神似。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