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君銘:《顏氏家訓》中的修身齊家思想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郭君銘:《顏氏家訓》中的修身齊家思想

南北朝時期顏之推所作《顏氏家訓》是我國歷史上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家訓之一。人們盛贊顏氏家訓,是因為其將儒家“修齊治平”的理想落實為具體活潑的日常生活實踐。今人再讀《顏氏家訓》,仍可以從中獲取修身自律、和睦家人以及教育后代的借鑒與啟迪。

“禮為教本”的修身之道

顏之推繼承儒家傳統(tǒng),視成就道德人格為人生根本,而成就道德人格的出路,他認為是“禮”。他提出“禮為教本”,把“禮”作為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關系的準則。顏之推在《顏氏家訓》中列舉了起居之禮、喪葬之禮、迎送賓客之禮等相當多的“禮”,希望子孫遵照奉行,以“禮”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舉止,進而成為有德君子。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脫離規(guī)矩也不能成就完善人格,這個道理是古今通例,什么時候都不過時。

除了規(guī)范外在言行,顏之推還重視內(nèi)在道德信念的培養(yǎng)。他把儒家倡導的仁義奉為價值標準和生活理念,人的善惡、是非、美丑,都要以是否合乎仁義去衡量。他教導子孫們以仁義節(jié)制自己的言行,凡是符合仁義的事,要不惜代價去做;凡是不義之事,都不應參與其中。顏之推的“仁義”觀,強調(diào)道德修養(yǎng)需要有內(nèi)在功夫,這是古今不易的修身法則。

顏之推很重視習慣養(yǎng)成教育,他指出家庭監(jiān)管和環(huán)境熏習是影響人習慣養(yǎng)成的關鍵?!额伿霞矣枴窂娬{(diào),人在成長的過程中,環(huán)境“潛移暗化”之功十分明顯,所謂“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自臭也”。為此,一定要“慎交”“慕賢”,謹慎選擇交往對象,多與賢人交往,追慕學習有德的賢達君子。

顏之推對如何慮禍避兇、全身保性等問題也有深入思考,他告誡后人要“少欲知足”。人都有好利之心、好物之意,但欲望的膨脹會給人帶來災禍,所以要設立處事的底線,所謂“欲不可縱,志不可滿”。欲不可縱,講的是培養(yǎng)自控力;志不可滿,講的是態(tài)度上的謙虛謹慎。唯有如此,才可以省去貪心,平息無謂的爭執(zhí),從而避免災禍臨身。

“整齊門內(nèi)”的齊家之術

如何才能“齊家”?顏之推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認為,在家庭關系中,夫婦、父子和兄弟這三對關系是所有親情倫理的根基,只有處理好這三種關系,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家庭矛盾,建設和睦家庭。

顏之推首先指出,夫婦是人倫關系的根本,必須高度重視。顏氏先祖曾為后人定下了“婚姻素對”的規(guī)矩:不貪權勢之門、不攀富貴之家,要找清貧人家結親。在此基礎上他又強調(diào)了“夫義婦順”的原則,即夫婦之間應相互尊重、互盡義務,如果夫婦有一方不能善待對方,就會破壞婚姻關系的和諧。這種婚姻觀,在盛行“夫為妻綱”的中古社會顯得十分可貴,其原則和精神,今天同樣適用。

父輩與子女的關系應該是“父慈子孝”。顏之推說,父母對子女既要慈愛,又要嚴格要求,子女因敬畏才能萌生孝道,一味地寵愛換不來子女的孝。這種父子相處之道,正是今天很多父母應該好好對照反省的。

在處理兄弟關系的問題上,《顏氏家訓》提出“兄友弟恭”的原則,要求兄長對待弟弟要友善,弟弟要尊敬兄長。在顏之推看來,兄弟之間“分形連氣”,其血緣紐帶是兄弟團結友愛的基礎,兄弟之間相處要講平等,否則“兄不友則弟不恭”。他還提醒族人要重視妯娌關系,正確認識家庭關系中的一些瑣事。

顏之推提醒后人們,要處理好家庭事務中幾種關系。其一,寬與嚴的關系。治理家庭不僅要像治國一樣有章法可循,還要在處理具體問題時把握好寬嚴尺度,不能一味講究嚴,也不能失之寬泛,過嚴與過寬都可能招致災禍,甚至家破人亡的嚴重后果。其二,節(jié)儉與仁義的關系。家庭開支應該節(jié)儉,但不能以節(jié)儉為借口而不去救助窮困,那樣就不是節(jié)儉而是吝嗇了,而吝嗇有悖仁義。要“以仁義為節(jié)文”,做到“施而不奢,儉而不吝”。其三,控制家產(chǎn)規(guī)模,處理好求與散的關系。顏之推認為,家庭財產(chǎn)規(guī)模應控制在一定限度上,家產(chǎn)太少不足以應付各種用度,財產(chǎn)過多則會醞釀危機。應該大致掌握一個標準,超過了標準,就把多余的部分散出去濟困救乏;如果達不到標準,也必須秉持正道去聚財蓄業(yè)。顏之推對家庭問題的觀察與思考可謂細致深入,這一點很值得我們學習,他提出的治家之道中,也不乏可茲借鑒的精粹。

“勤奮務實”的勉學之法

顏之推在家訓中教導后人說,自古明王圣帝無不勤奮好學,普通士子更應該勤勉于學。魏晉以來的玄虛學風,令顏之推十分憂慮。他痛斥南朝士族子弟的不學無術,諷刺那些不切實際的高談闊論者,希望后人們用功學習,做有用于國家、有益于社會的人。

顏之推指出,讀書可以讓人開闊眼界、明白事理。他說,讀書的本質(zhì)是向古人學習:不知道如何侍奉父母,可以學習古人如何與父母交談,如何體察父母心意,進而反省自己,盡心孝敬父母;不了解如何忠君報國,可以學習古人如何忠于職守、以誠侍君,如何臨危受命、守節(jié)不屈,從而激發(fā)效法先賢的愛國激情,如此等等。他還強調(diào),通過讀書學習,即使不能完全做到古人的程度,至少可以改掉自己的毛病,只要是學習所得,用在哪一方面都會見到成效。顏之推對學習的感悟,是他總結個人經(jīng)驗和反思社會現(xiàn)實的心血結晶,這種學習觀,今天看來仍有必要給以肯定并加以倡導。

顏之推批評那些只會說不能做的讀書人,主張學習一定要落實到應用上,或能加強自身道德修養(yǎng),或能提升處理具體事務的能力。在學習態(tài)度上,他反對“凌忽長者,輕慢同列”的傲慢作風,認為知識不僅存在于書本之中,更存在于生活的各個具體領域,要虛心向那些有一技之長的人學習,提高自己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做一個真正有用之人。他還要求后代博學廣聞,既要明《六經(jīng)》之旨,又要涉百家之書,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同時,博中要有精,應該精通一門專業(yè)作為謀生的手段。顏之推還引用《禮記·學記》中“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的名言,教育子弟們在學習中要互相切磋、取長補短,通過廣泛而深入的交流使自己不斷進步。他還提出“必須眼學,勿信耳受”,認為對待知識應該要有審慎的態(tài)度,不可輕信聽聞得來的知識,要眼見為實。

(作者系河北省委黨校教授)

責任編輯:郭浩校對:劉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