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上午,政協北京市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召開部分委員聯組會。圖為部分委員聯組會現場(圖片來源:tuku.qianlong.com)。千龍網記者 宋鵬飛攝
2018年北京兩會,政協委員要帶兩件東西上會:一份提案和一條社情民意,這是北京市政協第一次向全體委員明確提出的要求。
提案是履行人民政協職能的一個重要方式,也是協助中國共產黨和國家機關實現決策民主化、科學化的一條重要渠道。反映社情民意是市政協的日常工作內容之一。要求政協委員攜帶一份提案和一條民意參會,是希望政協委員們時刻記住職責,履行職能,切實發(fā)揮政協協商民主、履職為民的作用。
在協商民主實踐中,拿出高質量的提案,是政協的一項重要工作。五年來,北京市政協堅持科學選題是前提、調查研究是基礎、互動交流是關鍵、成果轉化是重點,提出提案5793件,立案5427件,近9成被采納或部分采納,提高了政協協商民主的實效。
聽民意、解民需,反映群眾冷暖,堅持履職為民,更是北京市政協五年來一直堅持的工作導向。調研前發(fā)放調查問卷征求民意、建立“委員聽民意”網絡直播平臺、搭建“一沉到底”社區(qū)議事平臺,圍繞養(yǎng)老、職工權益、全面“二孩”政策配套、醫(yī)療服務價格調整、學前教育改革等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建利民之言、謀惠民之策。點點民聲,匯聚成為市政協一項項協商議題和委員一件件提案。
五年來,北京市政協始終與首都發(fā)展同頻共振,大力創(chuàng)新協商民主實踐,不斷提升民主監(jiān)督實效,最大限度凝聚發(fā)展共識,切切實實發(fā)揮出政協作為協商民主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的重要作用。2018年,首都新時代發(fā)展更加輝煌的“政協篇章”正在續(xù)寫。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