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新載體,讓十九大精神學習“活”起來
“‘復興號’開進了學校!”
在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師生們興奮地告訴記者,一列滿載十九大精神的“復興號”列車正在校園里“穿梭”。在學校映湖西路金黃的銀杏葉下,記者看到了這列周圍擠滿人、外形長達60多米的“列車”,才恍然大悟原來這是該校設(shè)計制作的十九精神專題展板。
“十九大精神還能這樣展出來!”信息工程學院學生唐軍跟記者發(fā)出了同樣的感慨,“這樣的展板生動活潑,又有參與感,讓我們很容易理解。”
車頭上“新時代新征程新青年”的主題映入眼簾,與記者一同參觀的文化傳播學院2016級學生宮靜雨轉(zhuǎn)過頭說:“搭乘‘復興號’,感覺黨的十九大精神在召喚我們。就像總書記所強調(diào)的,中國夢是我們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復興號”列車展板的主要設(shè)計者、該校黨委宣傳部張憲告訴記者:“十九大報告最突出的就是一個‘新’字,這給我們很大的啟發(fā),就是要在學習宣傳形式上勇于創(chuàng)新。我們用打造的十九大精神‘專列’來鼓舞同學們更加堅定跟黨走的理想信念。”
如何使十九大精神學習宣講更加鮮活、更易理解、更受震動?連日來,記者在調(diào)研走訪中看到,許多新穎活潑的宣傳形式和活動載體在涌現(xiàn)——
走在華中師范大學桂中路上,校園廣播中的一句話:“不知道你注意到了沒有,這次的提法和以往的提法不太一樣”,吸引了記者注意。廣播中悅耳的女聲接著說道:“一個是由‘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到‘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另一個是在‘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后面還加了‘美麗’。”對于該校廣播臺推出的《學習十九大·每天5分鐘》節(jié)目,歷史文化學院研究生徐麗說:“廣播的形式通俗易懂,讓人信服,也可以把碎片化的時間利用起來學習十九大,一舉兩得。”
“恭喜你登上學習榮譽排行榜……”這幾天,一款名叫“微課學報告”的學習軟件在重慶郵電大學學生中“走紅”。這款由該校紅巖網(wǎng)校開發(fā)的軟件,將十九大報告整合成77節(jié)微課,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通過手機登錄學習,還能參與個人打榜和班級榮譽榜,成為學子們學習十九大精神的新“課堂”。
在天津工業(yè)大學東苑5號樓1104宿舍,“青馬學子領(lǐng)讀團進宿舍”活動正在開展。該校學生工作部學生思想教育中心主任羅艷認為,“以宿舍為陣地,不是簡單的照本宣科,而是從實際出發(fā),從身邊談起,讓十九大精神真正走進校園的‘毛細血管’。”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