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廣泛凝聚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國際共識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們生活的世界充滿希望,也充滿挑戰(zhàn)。我們不能因現(xiàn)實復雜而放棄夢想,不能因理想遙遠而放棄追求。”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全人類的共同大事業(yè),需要有廣泛共識和集體行動。當前,人類命運共同體已經(jīng)贏得國際社會的普遍贊同和響應,多次被寫入聯(lián)合國決議,進入國際話語體系。我們要同各國人民一道攜手同舟,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讓發(fā)展的動力源源不斷,讓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輝。
加強針對性研究,豐富思想內(nèi)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一個美好的目標,也是一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跑才能實現(xiàn)的目標。當前,國際社會對人類命運共同體還存在不同的解讀,有不少認識誤區(qū)。例如,有的人認為它是統(tǒng)一性的共同體,有的人認為它是中國的國際秩序觀。針對這些解讀差異,我們要進行有針對性的研究,主動發(fā)聲,澄清認識。我們還要認真研究馬克思主義關于共同體的思想,善于從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營養(yǎng),使我們的研究既有歷史觀察也有時代關切,既有理論思考也有現(xiàn)實導向,既有中國基因也有世界細胞。要讓越來越多的國家和人民理解、體驗什么是人類命運共同體,從感性到理性,從思想到體驗,點點滴滴凝聚國際共識。
多層次推進,擴大示范效應。人類命運共同體不僅僅是旗幟,也是行動,需要身體力行的示范效應。我們一方面要高舉旗幟,占據(jù)國際道義制高點;另一方面要身體力行,讓更多國家心服口服,自覺跟進,讓更多國家感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刻不容緩。人類命運共同體在實踐中是多層次、多方面的。在全球?qū)用?,我們要推動建設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經(jīng)濟全球化,構建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在地區(qū)層面,我們要按照親誠惠容理念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周邊外交方針深化同周邊國家關系,發(fā)展在新安全觀基礎上的上海合作組織等。在雙邊層面,我們要與亞非拉一些國家建立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
多渠道傳播,凝聚國際共識。傳播促進相知相識、共鳴共通。我們要更加注重傳播話語體系建設,圍繞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最大、最好、最有力的話語權,開展多渠道交流與傳播,闡釋好豐富內(nèi)涵,表達好共同心愿。要從戰(zhàn)略上明確傳播思路,從整體上提升傳播水平,從全局上加強傳播力量。中國有著悠久文明和優(yōu)秀文化,有著龐大的高等教育力量和眾多的科研院所以及發(fā)達的傳播載體。我們要把這個優(yōu)勢發(fā)揮好,積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對話平臺。
以“一帶一路”為契機,搭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新平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非凡的理論創(chuàng)新勇氣和歷史擔當精神,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打造國際合作新平臺。我們既要推進基礎設施、產(chǎn)能合作等方面的“硬聯(lián)通”,也要強化政策對接、民心相通等方面的“軟聯(lián)通”,提高相關國家和國際組織的參與度、獲得感和貢獻率。要把“一帶一路”建設成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試驗田,積極探索多元主體合作、第三方市場合作等創(chuàng)新性經(jīng)驗,推動各國和國際組織更好地順應民愿、匯聚民智、動員民力。要掌握好溝通人心的話語體系,要以理服人、以事服人、以史服人,吸取古絲綢之路的歷史經(jīng)驗,堅固文明交流的紐帶,于往來中聚共識,于細微處見精神,于互利中增信心。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