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反腐敗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zhí)著,深化標本兼治,保證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如何跳出歷史周期率,從來都是執(zhí)政者思考的重要問題。毛澤東同志當年在延安同民主人士黃炎培作“窯洞對”,認為我們黨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那就是民主。民主主要是人民參與和管理國家事務,對權力實施監(jiān)督。充分發(fā)揮人民民主、黨內民主等作用,權力就必將受到制約,腐敗就難以形成,黨的執(zhí)政地位就必然穩(wěn)固。
習主席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進一步指出,“只有以反腐敗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zhí)著,深化標本兼治,保證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才能跳出歷史周期率,確保黨和國家長治久安。”這同樣是跳出歷史周期率的重要前提,在強調“民主”這個外部因素基礎上,進一步強調了黨自身這個內部因素。這是從歷史和實踐經驗出發(fā),對這一重大問題認識的進一步深化,是對黨執(zhí)政規(guī)律更加全面更加科學更加準確的把握。
唯物辯證法認為,外因是事物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一個政權要跳出歷史周期率,讓權力置于陽光之下,自覺接受外界監(jiān)督,是必不可少的條件。但最根本的還是要使自身有很強的免疫力,用自身的免疫力防病除疾、拒腐防變。這種免疫力從哪里來?主要來自于全面從嚴治黨,就是堅持不懈地進行反腐敗斗爭和正風肅紀,讓黨風廉政建設永遠在路上,保持反腐敗無禁區(qū)、全覆蓋、零容忍、無終點,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始終以人心向背為準則,做到人民群眾反對什么、痛恨什么,就堅決防范和糾正什么。不斷強化不敢腐的震懾,扎牢不能腐的籠子,增強不想腐的自覺,以強有力的正風反腐換來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