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你說,中國人愛孩子嗎?明顯是愛的??墒侵袊募彝リP系,可能坐擁這個世界上最令人不解的表達方式。
“我”明明是你唯一的兒子,你明明對我賦予厚望,鼓勵我的方式就是:就憑你這個敗家樣子,以后我就給你買個小三輪車,你就在你校門口撿一輩子垃圾。
“我”明明是你最親的女兒,可是在你眼里,我胸平,腿粗,牙齒不整齊,永遠不講衛(wèi)生把頭發(fā)掉在地上,這就是你眼中的我。
這樣的“我”,擇偶的時候,你就覺得我“就憑你這樣差不多就得了”,你覺得我挑剔對門蔥油餅大叔的獨生子,“他家拆遷分了兩套房啊”,你永遠覺得任何一個和我來相親的人,最后沒成都是因為我太挑,我太作,我嚇跑了人。那姑娘說,她人生最大挫敗感,在23歲的時候有個青年才俊追求她,她媽媽居然嚇壞了,“就你這樣,他看上你哪一點?以后一定會出軌。”
原來你永遠覺得別人的孩子比“我”好。
而且,如果“我”沒符合那標準,我如果成為不結(jié)婚,不嫁人,獨一無二的人,只要我表現(xiàn)得和別人不一樣,還會給你“丟臉”了。雖然親情,是這個世界上最能給予一個人安全感的情感,可是在中國人這里,畸形演變成任何關系都能凌駕這段關系之上——你不結(jié)婚,你考得差,你大齡未嫁,你離婚,都讓他們丟臉了。
親情永遠讓步于面子與規(guī)則。
《傾城之戀》里的白流蘇,婆家呆不了,娘家留不住,“一個女人,再好些,得不著異性的愛,也就得不著同性的尊重”——豈止,連血脈親情都得不到了。
因為不合規(guī)則。
可是家人啊,什么是親情,什么是愛。愛就是去他的規(guī)則。在這個閉環(huán)里,你給我的愛來自無條件的支持,360度全方位的理解,面對世俗的一致對外,生命本身的舐犢情深;絕不來自我要“長得好,考得好,工作好,嫁得好。”
你愛我,沒有理由,沒有原因,這樣,我才能覺得你是我的親人。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