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了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的統(tǒng)一,滲透著深邃的戰(zhàn)略思維、辯證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底線思維,深刻回答了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的一系列根本性問題。正是基于對這些重大課題的探索和回答,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彰顯著二十一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格、實踐品格與時代品格,成為了當代中國乃至世界最鮮活的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的理論新飛躍、行動新指南、思想新武器。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所指出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的繼承和發(fā)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jīng)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必須長期堅持并不斷發(fā)展。”
旗幟乃方向所指、希望所在。旗幟高舉,黨心所向、民心所向。高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偉大旗幟,就是要告訴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前進方向和正確道路。正如毛澤東同志所說:“主義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趨赴。”回顧我們黨的歷史不難看出,正是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旗幟的指引下,100多年來一直在黑暗中探索的中國人民才找到了正確的前進方向,跟隨中國共產黨推翻“三座大山”的壓迫,終于站立起來;正是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的指引下,世代貧窮落后的中國人民終于走上富裕起來的康莊大道,過上了小康生活。黨的十八大以來的生動實踐已經(jīng)證明并將繼續(xù)證明,當人類社會進入二十一世紀,高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偉大旗幟,必將引領中華民族迸發(fā)出前所未有的創(chuàng)造力,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告訴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一條符合中國國情、富民強國的正確道路,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走下去。“道路決定命運,關乎國家前途、民族興衰、人民福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代接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和全體中國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探索開創(chuàng)的。它既堅持以經(jīng)濟建設為中心,又全面推進經(jīng)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tài)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等;既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又堅持改革開放;既不斷解放和發(fā)展社會生產力,又逐步實現(xiàn)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既堅持發(fā)展不動搖,又秉承和平發(fā)展、和諧發(fā)展。這是一條被歷史和實踐證明了的最適合中國國情的發(fā)展道路,一條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近代以來歷經(jīng)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fā)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fā)展,拓展了發(fā)展中國家走向現(xiàn)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fā)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我們必須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不為任何思想所惑、不為任何干擾所困、不為任何風險所懼地堅定走下去。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歷史證明,這是一條符合中國國情、富民強國的正確道路,我們將堅定不移地沿著這條道路走下去。”如果說,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之“鈣”的話,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路則是“鈣中鈣”,也恰是高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偉大旗幟的意義所在。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告訴我們: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事業(yè),任重而道遠,我們必須具有一代接一代的擔當。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延續(xù)5000多年的文明發(fā)展,書寫人類悠久的歷史文明,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不斷傳遞使我們這個民族生生不息。中國共產黨之所以有強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完全繼承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不斷與時俱進,開啟和弘揚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并且將這兩個強大的精神力量融合在一起,形成使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不但站起來、富起來,還要強起來的“精氣神”,以一代接一代不忘初心、不懈進取的擔當,鑄造著中華民族子子孫孫不斷接力奮斗的愚公移山工程,譜寫著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實現(xiàn)了中華民族從近代開始不斷從根本上扭轉命運、持續(xù)走向繁榮富強的偉大飛躍。正如鄧小平同志所說:“鞏固和發(fā)展社會主義制度,還需要一個很長的歷史階段,需要我們幾代人、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堅持不懈地努力奮斗,決不能掉以輕心。”也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事業(yè),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共同為之努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xiàn)的。這就決定了所謂的擔當,決不是空洞的口號,而需要付出更為艱苦的努力,有腳踏實地的實踐。黨的組織,要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具體到每一個共產黨員來說,就是要堅持實干興邦,在譜寫“四個偉大”的時代篇章中,每個人都應認認真真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讓黨的先進性在日常工作中看出來、在關鍵時刻顯出來,成為周圍群眾的標桿,從而匯聚成全民族艱苦奮斗、頑強奮斗、不懈奮斗的偉大力量。這樣,就能確保我們黨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戰(zhàn)斗力,“在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和考驗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在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從本質上講,這是“興國之魂、強國之魂”,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興旺之光、興盛之氣。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