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讀懂中國
拉法蘭
法國前總理
我擁有一本特別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2015年,我在中國見到習近平主席時,請他在這本書上簽了名,還給他看了我做的讀書筆記。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字里行間流露出一位國家領導人的政治抱負、治國理念、宏大規(guī)劃和真情實感,習近平主席的目光長遠,扎根于中國文化和中國人民中,同時也向世界表現出了開放包容。
我從第一句到最后一句仔細拜讀了這本書,并做了書摘發(fā)布在自己的網站上,推薦給更多的人去閱讀?!读暯秸勚螄碚氛勚袊?、論世界,為國際社會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國、更加客觀地看待中國、更加理性地讀懂中國,開啟了一扇重要窗口,那些對中國未來發(fā)展心存疑問的人最應該看看這本書。
【歷史鏡頭】
2015年3月,拉法蘭赴華參加博鰲亞洲論壇年會期間,特意請習近平主席在自己仔細研讀過的那本《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上簽名。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一書以23個語種、650萬冊發(fā)行量覆蓋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是當今世界最有影響力的領導人著作之一。
【關鍵詞】文化互鑒
閔道安
德國漢學家
還記得2014年在柏林座談時,習近平主席和我們分享了自己上山下鄉(xiāng)插隊時的經歷——為了借閱一本《浮士德》,不惜走上30里地。
習近平主席身上有一種令人佩服的人文素質。他引用的古文,對理解當下中國有著鮮活的現實意義。我建議自己的學生熟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德文版,從中尋找學術研究方向,進一步了解中國的政治哲學、政策理念。
期待兩國為青年學生提供更多交流互訪的機會,編寫更加有趣易學的教材。德中之間的關系,隨著兩國學生交流活動的密切將會越走越近。
【歷史鏡頭】
2014年3月,習近平主席訪問德國期間,同德國漢學家、孔子學院教師代表和學習漢語的學生代表座談。
這次會見后,閔道安深受觸動,指導學生圍繞習主席講話中的典故引用展開研究。閔道安所在的圖賓根大學于2016年成立中國中心。
圖片說明:
圖①:坦桑尼亞兒童歡迎習主席到訪。
新華社記者張鐸攝
圖②:拉法蘭翻閱《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資料圖片
圖③:莎拉·蘭蒂展示印有32年前習主席首次訪問艾奧瓦州時合影的瓷盤。
本報記者廖政軍攝
圖④:英國民眾和華僑華人歡迎習主席到訪。
人民視覺
圖⑤:澳大利亞小學生準備禮物送給習主席。
鮑捷攝
圖⑥:天安門廣場全景。
新華社記者王曄攝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