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當代中國的法學主題。怎樣的法律與我國的法治建設需求相一致,建構怎樣的制度才能更好促進法治實踐等,都要求具備科學、高效的法學理論基礎,這個基礎就是馬克思主義法學。
馬克思主義法學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需要高度契合
法治是社會制度之果,符合社會制度要求的法學才能指導法治建設。只有在社會主義根基上,才能結出社會主義的法治果實。馬克思指出,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指導法治建設的法學,也必須能夠抓住法治建設的根本所在。對法治建設來說,所有制與階級基礎就是其根本。具體到我國法治建設,以公有制和工農(nóng)聯(lián)盟作為核心關注點的馬克思主義法學,才能成為法治建設的理論基礎。
在抓住根本決定力的前提下,法學也必須契合社會趨勢的具體要求,具有直接可適用性。這就要適應具體國情的內在需要,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通過制度設計,直接適用于具體國家和地區(qū)的法治建設需要,這是理論是否具有強大建設能力的直接表現(xiàn)。
法學根源于法治實踐。只有在整體建設中實現(xiàn)體系盤活,才能完整建構為中國法治建設所需要的法學理論體系。這需要在長期的法律實踐過程中,根據(jù)體系化的問題開展研究,最后深度聯(lián)結成系統(tǒng)而完整的科學理論。這是一個逐漸突破與深入、由點到面的過程。
總之,與社會主義制度同質同向,能抓住根本問題,又能符合社會主義建設階段的形勢要求,同時又能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提供系統(tǒng)化理論支撐的法學,才能夠成為中國法治建設的理論基礎。這樣的需求,只有馬克思主義法學才能滿足。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是馬克思主義法學與我國實踐相結合的重大成果
馬克思主義法學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理論基石,它不僅提供方向指導,還能夠促進具體實踐。
成熟的法學不可能是脫離本國法律實踐的法學,也不可能是翻譯法學、移植法學或國外法學在國內的翻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是馬克思主義法學適用于中國法治實踐的理論結果。因此,馬克思主義法學必須得到充分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才能有肥沃的理論土壤。
具體來說,馬克思主義法學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理論的指導,主要體現(xiàn)在:一是明確指出法治建設的方向,二是明確指出法治建設的依靠力量。在當代中國新的歷史條件下,深入研究馬克思主義法學,可以使我們深刻把握馬克思主義法學的鮮明的黨性原則和科學精神,劃清馬克思主義法學思想與其他法學思想的界限;可以使我們從歷史的運動過程中,了解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作家是怎樣以科學的概念、范疇和原理來反映法律現(xiàn)象發(fā)展的規(guī)律性,從而揭示馬克思主義法學的巨大理論邏輯力量;也可以使我們獲取豐富的理論養(yǎng)分,掌握分析法律現(xiàn)象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明確法學研究的正確方向;還可以使我們把科學的法學世界觀和方法論運用到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的實際過程之中,從而引導依法治國。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