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窮人和富人之間最大的區(qū)別是什么?”
有人說,其最大的區(qū)別就在于思維方式,思維方式的不同決定了窮人就算是拿到了一筆不菲的金錢,也不見得就能讓自己變得更富有。
看完這個回答,突然想起曾經看過的報道“一些彩票大獎獲得者瘋狂買買買,幾年之內就讓自己瀕臨破產或已經破產”。
瞬間不禁感慨,花錢絕對是一門藝術,而會花錢則是一種優(yōu)秀的思維。
1
怎樣才算會花錢?
許多自詡“會花錢”的人大都這樣:換季打折搶購款式顏色早就OUT的衣服;雙十一狂囤那些將要侵占四萬一平方的衛(wèi)生紙;
為了明年也能穿上的“劃算”,讓熊孩子們穿的都是寬松不合體的衣服......但這真的是所謂的“會花錢”嗎?
英國科學家曾經做過一個試驗,他們調查了2000位受訪者,在花錢的計劃性、目標性、規(guī)劃性、投資性做了大量的分析,最后得出了一個讓人大跌眼鏡的結論:76.7%的受訪者都不會正確的花錢!
想要“會花錢”,日本MBA導師野口真人提出你首先需要了解自己的花錢行為。一般而言,我們無非三種花法:
消費錢包:指為了滿足欲望而進行花錢的行為,比如買衣服、食物等;投機錢包:指花錢做撞大運的事情,比如買彩票、賭博等;
投資錢包:指花錢買未來可能會賺到更多錢的機會,比如投資創(chuàng)業(yè)、買理財產品等。
生活中,我們很少會意識到三者的區(qū)別,只是一直從一個錢包里支出金錢。
但是為了更明智地花錢,野口真人認為,我們需要意識到消費、投機、投資之間的差別。
對于投機錢包,我們無法掌控它的風險,依靠它來賺錢則可以血本無歸;對于消費錢包,如果過度消費,則會阻礙我們賺錢的能力。
所以,真正的“會花錢”,是要多用投資錢包,適度用消費錢包,避免用投機錢包。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