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引領創(chuàng)新
前不久,吉林大學中心校區(qū)經濟信息教學樓里展開了一次特殊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大討論,討論緣于一封特殊的“海外來信”。
“專業(yè)課、基礎課與思政課的重要區(qū)別之一在于,前者是一個向量的長度,而思政課決定一個向量的方向。如果方向錯了,這個向量再長也沒什么用。”這段形象的文字,摘自吉林大學物理學院2016屆本科畢業(yè)生李超的來信,李超現就讀于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物理學院。他結合自己在校期間思想政治課的學習經歷,總結了吉林大學思政課教學的幾大特點:一是課程考察方式多種多樣;二是重視實踐環(huán)節(jié);三是授課教師研究領域跨度廣;四是師生建立起了良好的友誼。
當教務處王瑞老師讀完這封2800多字的信后,在場的每位師生都被深深打動了,信中的很多話,說到了大家的心坎上。
在做好課堂教育的同時,吉林大學還把黨建工作和思政工作結合起來,專門成立“吉林大學教職工思想政治工作辦公室”,逐漸構建起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黨委書記楊振斌多年堅持的“畢業(yè)生最后一堂黨課”深入人心,校長李元元親自給學生上思政課鼓舞士氣,“思政課班主任”制度好評如潮,處處彰顯核心價值觀的話劇《唐敖慶》感人肺腑,馬克思主義學院入選全國首批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令人振奮……
吉林大學還把全校1100多個基層黨支部作為堡壘,把2.4萬名師生黨員作為先鋒,在全校范圍內創(chuàng)新開展了“講述身邊黨員故事”活動,推出了一批以老校長篳路藍縷身體力行、師生團隊南極科考不畏險阻、地學教授堅守高原矢志奉獻等為代表的吉大人自己的黨員典型。這些活動的經驗做法入選中組部《全國黨員教育培訓工作案例》。
“高校基層黨組織是黨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戰(zhàn)斗力的基礎,必須根據高校黨組織的根本任務、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呈現的新特征、師生員工的新期待,以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和求真務實作風全面加強高校黨的建設各項工作。”楊振斌說。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