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期】北京市朝陽區(qū)呼家樓中心小學 教師 賈麗芳
同學們,在我們上學或者放學,再或者和爸爸媽媽一起出去的時候,我們最需要注意的是什么?
同學:交通安全!
老師:今天這節(jié)課……
【解說詞】
堅持普法“從娃娃抓起”,是中國普法的另一大特色。自“三五”普法以來,全國大、中、小學全都開設了法治教育課程,聯通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法治教育網絡正在不斷完善。
【解說詞】
從學齡兒童,到耄耋老人;從“法律進寺廟”,到多地積極探索的農村普法新模式;從“法治宣傳教育責任清單”“普法通知書”制度,到各地正在積極 推廣的法官、檢察官、行政執(zhí)法人員、律師等“以案釋法”活動;從普法進機關、進鄉(xiāng)村、進社區(qū)、進學校、進企業(yè)、進單位,到網站、微博、微信、微視頻、客戶 端等網絡新渠道開展普法活動,一個全社會大普法的格局正在形成。
【同期】
學生A:小學生不能經常玩游戲,不滿18歲不能進入網吧。
學生B:去外國旅游回中國,不能把外國水果帶回中國。
學生C:過馬路的時候要走人行橫道線,看到紅燈要停下來,看到綠燈才能過馬路。
學生D:我知道未滿12歲的孩子不能騎共享單車。
【解說詞】
這是全民守法的生動特寫,這是法治社會的美好畫卷。當法律得到人民內心的認同、信任和尊崇,全民守法、遇事找法、辦事循法的良好愿景就此變?yōu)楝F實。
中國的法治實踐驗證著這樣一個道理:只有將法治觀念植根于民心,人人尊法、知法、守法、用法,法治中國才會形神兼具,行穩(wěn)致遠。
【解說詞】
法治建設的目標是為了人,法治建設必須靠人。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法治人才培養(yǎng)上不去,法治領域不能人才輩出,全面依法治國就不可能做好。
【解說詞】
初夏的中國政法大學,綠樹成蔭。這所大學是中國法治教育的搖籃。2017年5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政法大學考察,來到師生們中間。
【解說詞】
在與中國政法大學師生和首都法學專家、法治工作者代表、高校負責同志座談時,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學子的發(fā)言耐心傾聽,頻頻點頭。他向同學們投來的期許目光,讓大家感到無比親切。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