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最近出臺一項治吏新政,旨在打破鐵飯碗,推動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導向和從政環(huán)境。(人民網(wǎng),8月8日)
一直以來,干部能上不能下、好上不好下都是治吏的難點和重點。特別是“鐵飯碗”思想在許多官員心中根深蒂固,如果再能謀個一官半職,那“鐵飯碗”就容易變成“銀飯碗”或者“金飯碗”,長期擁有和使用。所以,為了追求更好的待遇、更高的薪水,一些干部在如何“上”上始終保持著高度的激情和熱情。
按理說,干部對工作有激情,對事業(yè)有熱情是好事,干部既可以在追求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也可以為黨的事業(yè)增添光彩,還可以為群眾帶來更好的實惠,可謂一舉多得。然而,“上”去之后,又會有怎樣心態(tài)呢?一些干部稍有點成績就沾沾自喜、裹步不前,一些干部取得一點成績就居功自傲、不可一世,一些干部有點進步就滿足于現(xiàn)狀、不思進取,更有一些干部取得一點成績就躺在“功勞簿”上為官不為或者亂作為,等等。激情消退了,初心忘記了,腳步停止了。
之所以出現(xiàn)這種狀況,主要原因還是在于沒有暢通“下”的渠道,讓一些人以為只要“上”去了,就不會輕易“下”去,只要有一朝“上”去了,就可以一勞永逸。事實上,“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干部上下流動也應該像“逆水行舟”一樣,有向上的激情和動力,才能保持現(xiàn)有的位置和“上”去的機會,如果沒有這種內生的動力,缺乏了前進的激情,那應該讓其“下”去,讓有能力者前來代替,進而倒逼每一個職級的干部都奮發(fā)有為。
當然,暢通“下”的渠道可謂知易行難,除了明確哪類官員、哪些行為可以讓干部“下”之外,更重要的一點還在于嚴格執(zhí)行、逗硬落實。既要在執(zhí)行的過程中拋開一些人情干擾,避開一些人為干預,讓規(guī)定不折不扣地落地,又要教育和引導好被“下”的干部,通過多種方式對其進行充電,待“滿格”后還能將其繼續(xù)提拔使用,這樣才叫“能上能下、能下能上”。唯有這樣,才能激活干部選任和流動的“一池春水”。
本文鏈接:http://416w.cn/2017/0808/959013.shtml(轉載請保留)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立場,僅供參考?!?/p>
本文系宣講家網(wǎng)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
網(wǎng)友之家欄目投稿郵箱為:jst71ztz@126.com,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歡迎加入網(wǎng)友之家QQ交流群531249826,大學生交流群: 522415122。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