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建了個扶貧工作群,負責人幾乎每天都在群里發(fā)布工作指令,一會兒讓歸納旅游文化資源分布,一會兒又讓摸底公路建設需求情況,一會兒又要統(tǒng)計飲水困難人口?;鶎痈刹块_始很認真,可工作成果一交上去就沒了回音。工作效果見不到,還折騰了鄉(xiāng)里群眾,挨了不少埋怨,干勁也就慢慢渙散了。(7月31日 《人民日報》)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信息傳遞高效便捷,人們的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也在悄然變化。如何使用好交流工具,不單是黨員干部面對的難題,也是值得所有人反思的公共話題。
微信群無疑是推動工作的好工具。無論多遠,動動手指就把命令發(fā)布下去了。然而也正因如此,降低工作指令發(fā)布成本的同時,客觀上助長了一些干部瞎指揮、亂安排的工作作風。有人把微信群當成了任務分派平臺,不顧實際,不做調(diào)研,不聽民聲,不體恤基層,腦瓜一熱,指令一發(fā),就想坐等收成,如此用微信,只會自損威信。
最好的群眾工作是與群眾“面對面”。微信群雖然好,但如果產(chǎn)生了“依賴癥”,就會陷入“下基層難、難下基層”的尷尬。如此,與過去那種安排工作“想當然”,做出抉擇“拍腦門”,閉門造車何異?
有人說,世界上最近的距離是從嘴到手,最遠的距離是從說到做。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加強了工作作風整頓,過去高高在上的機關干部下得了基層,進得了貧困家庭,黨風政風大大好轉(zhuǎn)??呻S著微信群的出現(xiàn),一些干部的“懶毛病”又發(fā)作了,安排工作不是深入基層調(diào)查研究,而是“微信戳一戳”,點點“手指頭”。見不到群眾,看不見真相,聽不見民聲,豈不是“瞎指揮”?
莫讓微信群成為一道阻礙干群關系的隱形“墻”!
本文鏈接:http://416w.cn/2017/0731/957829.shtml(轉(zhuǎn)載請保留)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立場,僅供參考?!?/p>
本文系宣講家網(wǎng)獨家稿件,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網(wǎng)友之家欄目投稿郵箱為:jst71ztz@126.com,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歡迎加入網(wǎng)友之家QQ交流群531249826,大學生交流群: 522415122。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