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西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走進陳列大廳,迎面一座雕像,名為“石破天驚”:強勁有力的大手,從崩裂的石塊中伸出,緊扣漢陽造步槍的扳機。槍口上方,一片白云藍天。
90年歲月崢嶸,讓我們回到那一夜的南昌,回到那石破天驚的一刻。
“用槍炮把這沉重的黑夜趕走!”90年前的南昌城,槍聲在寂靜夜空中響起,兩萬多名頸扎紅領帶、臂綁白毛巾的起義部隊,對城內反動武裝發(fā)起進攻。“整個南昌好像沸騰了,槍聲砰砰,炮聲隆隆,火光閃閃。”
“南昌首義誕新軍,喜慶工農始有兵。革命大旗撐在手,終歸勝利屬人民。”從這一刻開始,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有了自己的武裝,一路走向輝煌;從這一刻開始,一支新型軍隊以信仰淬火百煉成鋼,一路走向勝利;也是從這一刻開始,中華民族有了對抗黑暗的強大力量、實現(xiàn)夢想的堅強保障、走向復興的勝利之光。
這樣的成就,功在千秋。從武裝斗爭到建立政權,從守邊戍疆到投身建設,軍旗跟著黨旗走。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為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yè),這支隊伍把功勛寫在民族的史冊。
這樣的進程,氣貫長虹。從神州陸沉、九原板蕩而來,向中華崛起、民族復興而去,聲聲槍響匯成浩蕩鐵流,障百川而東之。這支隊伍護衛(wèi)這個飽經(jīng)滄桑的國家,昂首挺胸邁向未來。
倚劍長嘯強軍夢,鑄就軍魂向復興。習近平主席指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梢哉f,這個夢想是強國夢,對軍隊來說,也是強軍夢。”1927到2017,不變的是嘹亮的軍歌,不變的是鮮紅的旗幟。腳踏著祖國的大地,背負著民族的希望,向前、向前、向前,人民軍隊吹響前進的號角,響徹復興的征程。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