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仃洋上的忠誠衛(wèi)士
圖為外伶仃島上“家”字哨所的官兵。中國青年網(wǎng)記者 孫釗 攝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古代詩人文天祥曾在伶仃洋(即零丁洋)寫下這樣的詩篇。
時光如箭,斗轉星移,如今駐守在外伶仃島上的陸軍海防某旅一營二連的戰(zhàn)士們,遙望著幾十海里外的繁華都市,用忠誠踐行著屬于軍人的錚錚誓言。
外伶仃島雖然有一部分已經(jīng)開發(fā)成為旅游景點,但是對于駐守在這里的戰(zhàn)士們來說,繁華與熱鬧跟他們沒有半點關系。建設在半山腰上的營區(qū),能夠遠遠的看到香港。簡單樸素的營區(qū)內,墻面因為空氣潮濕和鹽分較高,經(jīng)常掉皮。連隊每年都會重新粉刷一次。長期守島的戰(zhàn)士們,有不少人因此有了皮膚病。
連長曲忠孝告訴中國青年網(wǎng)記者,官兵日常的物資需要船只運輸補給。但是在臺風等極端惡劣的天氣下,就會面臨物資短缺的情況,“去年臺風來臨時,島上的物資比較匱乏,我們吃的也比較簡單。后來因為柴油灶沒有燃料了,就只能吃單兵自熱食品了。”
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官兵依舊要堅持日常訓練和執(zhí)勤任務。同樣是二十幾歲的年紀,他們的青春卻在寂寞和艱苦的海島上,磨礪出不一樣的鋒芒。
陸軍海防某旅一營二連的戰(zhàn)士段立強。中國青年網(wǎng)記者 孫釗 攝
97年出生,剛剛入伍一年時間的新兵段立強是山東萊蕪人。初到海島時,他一時半會兒還沒能適應南方的天氣和飲食,“這里的天氣比較炎熱,而且比較潮濕,晚上睡覺的時候被子都是潮濕的。在老家的時候我們一般都是吃面,但是在這里我們都是吃米。”
在陌生的環(huán)境里,卻讓段立強收獲了對戰(zhàn)友情的深刻理解。連隊的老兵們時時刻刻照顧著新兵,段立強說,“戰(zhàn)友們在吃飯的時候,都會多留幾個饅頭給我們幾個北方來的新兵。”段立強說,只有通過更加刻苦的訓練,才能讓自己更加心安。
連史館里老前輩、老班長們的英雄事跡,也是段立強堅定信念的動力源泉,“每次覺得苦和累的時候,就會想起那些老前輩們,他們是怎么挺過來的。當兵的累和苦都是很正常的。”
在大學里入伍的段立強,此前從未離家這么長時間。從小就有當兵夢想的他,表示一定會做一名合格的軍人,“離開家這么長時間了,也不知道父母過的怎么樣。希望他們能夠照顧好自己,我在海島上也一定會好好干,不會讓他們失望,我一直會記得那個夢想。”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