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6年的日子。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我們重溫習近平總書記去年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無限感慨在心頭。
中國共產黨讓中國人民從數(shù)量變成了力量
中國共產黨即將走向成立一百周年,特別需要思考“我們從哪里來,我們要到哪里去”這個永恒的課題。在去年的“七一”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就告誡我們:堅持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就要堅信黨的根基在人民、黨的力量在人民,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發(fā)揮廣大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不斷把為人民造福事業(yè)推向前進。
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什么是我們的初心?最重要的初心就是黨的性質和宗旨,也就是中國共產黨的工人階級先鋒隊、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先鋒隊的性質,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96年前,在積弱積貧的中國不知向何處去的歷史關頭,一群民族的脊梁在馬克思主義的旗幟下聚集在一起,建立中國共產黨。當時的中國,有220多個各種政黨和政治組織。誰也沒有料到,這個成立時只有50多位黨員的年輕政黨,28年后會帶領中國人民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更沒有人會想到,96年后,這個政黨帶領中國人民建立起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締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昂首屹立在東方,中國共產黨自身會成為一個具有8900萬黨員的世界第一大黨。
站在嘉興南湖岸邊,望著那艘靜靜地停泊著的紅船,在這樣一個風平浪靜的地方,人們經常疑惑:這個黨的力量從哪里而來?
其實,這力量就來自人民。
中國近代以來,我們常常說的一句話是“落后就要挨打”。其實,真正地深入研究中國近代史,你會發(fā)現(xiàn),我們真正挨打的原因是“一盤散沙”。孫中山先生看到八國聯(lián)軍攻打北京,北京的許多百姓袖手旁觀,擺出一付無所謂的神態(tài)。他曾悲憤地講過一句話:“四萬萬中國人,一盤散沙而已。”近代以來,我們經常挨打,根子都在這個“一盤散沙”上面。
中國共產黨的偉大,不在于多少黨員是能人,也不僅僅是黨員會自我犧牲,而是因為中國共產黨改變了近代以來中國人一盤散沙的局面,而中國的其他任何政黨都沒有解決好這個問題。
中國共產黨成立96年來,始終離不開發(fā)揮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團結群眾的工作優(yōu)勢和巨大作用。比如,從發(fā)動工農群眾開展革命斗爭,城市罷工罷市罷課,到廣大黨員深入農村組織農民暴動和武裝斗爭,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從延安時期組織、宣傳和動員群眾開展大生產運動,到解放戰(zhàn)爭時期大規(guī)模動員群眾支援前線。陳毅同志有一句著名的話:淮海戰(zhàn)役是老百姓用手推車推出來的。一百萬解放軍在前面打仗,后面有八百萬老百姓推著手推車,送軍糧、運彈藥、拉傷員,所以,共產黨的部隊越打越多,國民黨的部隊越打越少。就是依靠這種強有力的組織宣傳和團結動員人民群眾,中國共產黨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勝利不斷走向勝利,帶領中國人民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指出:在95年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中國共產黨緊緊依靠人民,跨過一道又一道溝坎,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為中華民族作出了偉大歷史貢獻。這個偉大歷史貢獻,就是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28年浴血奮戰(zhàn),打敗日本帝國主義,推翻國民黨反動統(tǒng)治,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一偉大歷史貢獻的意義在于,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徹底廢除了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實現(xiàn)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
我們要特別關注這句話: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
中國共產黨讓中國人民從數(shù)量變成了力量!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