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認識一戶人家,原本住在城郊,有幾畝地,靠著土地辛苦刨食,日子過得敷衍而馬虎。和大部分底層百姓一樣,他們認為有了錢,質(zhì)感和美感都會自然而然地到來。
后來城市擴建,占了房和地。作為補償,他們得到了一筆錢、三套房。
房子住一套、賣一套,另一套出租,輕松快活地過上了包租公的日子,生活壓力瞬間消失。一家人便琢磨著,想要點文化品位,提升一下生活品質(zhì)。于是便跟風(fēng)置辦了全套功夫茶具,又入手紅木家具,把家里布置得富麗堂皇。
事實上,家里沒人愛喝茶,對茶道一竅不通。那些精致的陶壺杯盞和昂貴的茶葉,不過是個擺設(shè)而已。
茶具漸漸生了塵,紅木沙發(fā)上凌亂地扔滿了臟衣服。不久后,家里支起了麻將桌,街坊四鄰有事沒事便聚在一起搓上幾把,煙霧繚繞里夾雜著高聲喧嘩與幼兒啼哭,反倒讓人生出怨氣和沮喪。
錢有了,可日子還是一團糟。他們有點不明白,衣食無憂不愁吃喝,為什么還是過不出夢想中的稱心如意?
事實上,財務(wù)狀況的好壞,并不能決定生活質(zhì)量的優(yōu)劣。
與其買不實用的高檔家具,倒不如把屋子打掃得干干凈凈、整理得清清爽爽。坐在窗明幾凈井井有條里,喝著白開水說說家常話。抑或是一家人坐在沙發(fā)上,看看電視聊聊天……
普通人家的生活品質(zhì),其實和琴棋書畫詩酒花的關(guān)系不大,更多時候,它藏在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溫和從容里。
人人做得到,家家可實現(xiàn)。
不是非要有了錢,才能過得像個人。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