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智庫建設一直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國家層面的制度建設不斷得到完善,智庫本身的機制構建和思想創(chuàng)新也取得了很大進步。但從目前中國智庫的現狀和發(fā)展前景來看,一些突出的問題值得深思、突破和改進。
近年來,中國的智庫建設一直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國家層面的制度建設不斷得到完善,智庫本身的機制構建和思想創(chuàng)新也取得了很大進步。但從目前中國智庫的現狀和發(fā)展前景來看,一些突出的問題值得深思、突破和改進。
當前智庫建設中需解決的問題
避免定位出現混亂。目前,中國智庫建設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泛化、泡沫化、低水平傳播等傾向。近幾年智庫數量大幅上升,但有一些商業(yè)機構以及完全不具備智庫建設基本資質的機構也搖身一變?yōu)橹菐欤瑢е轮菐旆夯F象。個別智庫在運行機制和研究團隊建設尚未完善,還未有高質量思想產品,尚停留在形式建設階段的情況下,即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影響力拓展,使得智庫成為低水平信息傳播的平臺。還有一些媒體機構也開辦了智庫,使得智庫與媒體的功能定位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混亂。
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與國際一流智庫相比,我國智庫在創(chuàng)新能力和全球視野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其研究質量與思想創(chuàng)新能力相對滯后。突出表現在針對性、戰(zhàn)略性、前瞻性問題的研究不夠,不少智庫研究停留在媒體評論上,還有一些智庫研究只是簡單的資料分析,或者是把學術性文章直接改寫為政策研究成果,遠未達到國家決策所需的智力支持水平。
不能滿足新形勢下國際關系的需要。目前,中國智庫的國際化速度、廣度以及國際影響力,尚不能滿足新形勢下國際關系的需要。主要表現為具有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的智庫數量較少,智庫公共外交的意識和能力亟待提高。這個問題的關鍵是智庫思想創(chuàng)新力的不足直接導致了影響力的薄弱,當前有些智庫開展公共外交只是停留在淺層次的調研和會議交流上,缺乏深層次的問題溝通與分析。另外,智庫的新媒體傳播意識和能力與歐美國家智庫的差距也很大。根據數據分析,大部分中國智庫的網站幾乎沒有國際影響力,更不用說運用各種新媒體傳播媒介了。
改革推動力需繼續(xù)增強。我國智庫建設從整體上說欣欣向榮,但也存在改革動力不足的問題,官方智庫、大學智庫、民間智庫發(fā)展都有各自的困境,也難以形成互補機制。在理想的智庫發(fā)展狀態(tài)下,這三種不同類型的智庫應是各具優(yōu)勢,并可以形成良性互補的。但是,目前部分官方智庫改革乏力,有些大學智庫建設缺乏核心推動力,而大部分的民間智庫發(fā)展缺乏統(tǒng)籌規(guī)劃和引領。
激勵機制需進一步完善。當前,有些大學智庫建設呈現出一定程度的“漂浮孤島”和“面子工程”現象。大學本應成為中國智庫建設中最具創(chuàng)新動力的源泉,但當前大學智庫在運行機制、人才培養(yǎng)激勵機制建設上面子工程較多,核心管理人員和研究人員普遍由兼職人員構成,使得大學智庫成為漂浮在大學中的孤島。另外,政策研究類成果在大學的職稱評定體系中被邊緣化,即便是獲得國家領導人批示的研究成果也不被納入職稱評定,從事政策研究的學者得不到應有的認可與榮譽。長此以往,大學智庫將可能失去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推動力和生命力。
旋轉門機制未能真正建立。目前,只有一部分退休官員有機會進入智庫發(fā)揮余熱,而智庫的研究者鮮有機會進入政府,即使進入到了政府也被行政級別所束縛。
重視高水平專業(yè)智庫的建設。當前,我國面臨的內政外交問題前所未有的復雜,在金融、外交、軍事等領域尤其需要高水平專業(yè)化智庫的政策支持。但我國綜合性智庫居多,高水平的專業(yè)化智庫非常缺乏,應盡快在相關領域選拔、確定幾家專業(yè)智庫。
避免資金來源影響智庫研究的中立性。在各類智庫中,有不少大學智庫、民間智庫的資金來源比較多元,其中捐贈資金占很大比重,有的智庫甚至有境外資金的注入。這一方面為各種主體參與公共政策制定提供了平臺,但另一方面也對智庫研究成果的客觀、中立立場產生了不可預估的影響,進而影響國家決策。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