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1987版電視劇《紅樓夢》開播第30年。今天上午,第八屆曹雪芹文化藝術節(jié)開幕式暨87版《紅樓夢》開播30周年紀念活動在北京植物園曹雪芹紀念館舉辦。百余位劇組主要演職人員和主創(chuàng)成員家屬,總導演王扶林、編劇周嶺、扮演賈寶玉的歐陽奮強、扮演王熙鳳的鄧婕等演職人員以及數(shù)十位海內外嘉賓歡聚一堂。這次劇組的30年聚,是賈寶玉的扮演者歐陽奮強攢的局。(人民網(wǎng) 6月17日)
美好歲月蹉跎過,屈指已是三十年。和86版《西游記》一樣,《紅樓夢》劇集開始時閃現(xiàn)的也是一塊大石頭。孫悟空是東勝神州大海之中一塊靈石孕育的仙胞,而賈寶玉則是女媧補天時沒派上用場的一塊頑石,一塊充滿著魔幻主義色彩,另一塊則充滿了悲情色彩寓意,二者都是一塊石頭引起的鴻篇巨制,而且都深入人心千古流傳。機緣巧合的是,86版《西游記》和87版《紅樓夢》又同為四大名著改編的經(jīng)典版本,也都是被中外頻道重播數(shù)千遍的經(jīng)典神劇。時光如流水,逝者如斯夫。三十年之后,雖兩劇的原創(chuàng)者都年事已高且日漸凋零,但社會對劇集的認可及對原創(chuàng)者的尊敬,在今天反而更高山仰止歷久彌深。
酒歷久而彌醇,情歷久而彌深。如果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那么也可以說時間才是檢驗經(jīng)典的重要標準。一部好劇集或者文藝作品,到底是不是真好,能不能稱為良心制作,還是要經(jīng)過時間的公平檢驗。平心而論,一部劇集在開播30年久遠之后,還能不能再實現(xiàn)聚首,前提并不是錢的問題,而是這個劇組班底之間有沒有感情和共識的凝聚,有沒有汗水和淚水的疊加,有沒有億萬觀眾的認可和尊重,這才是最重要的聚首前提。例如,近年來《西游記》音樂重要的詞作者閻肅老師已經(jīng)仙去,而作曲許鏡清老爺子總想辦場音樂會卻有心無力,然而這消息一經(jīng)傳出,網(wǎng)上網(wǎng)下應者如云,心愿很快就得以完成;同樣,寶玉扮演者歐陽奮強也是人生坎坷身無長物,但劇組30年聚首的眾籌邀約甫一發(fā)出,也是一片呼應之聲,順利實現(xiàn)了聚首之約,也辦成了專題音樂會。這就是經(jīng)典藝術的神奇魅力,也更是全國觀眾的強烈心聲。
這劇承載著美好的成長記憶。如果說《西游記》故事是在最低潮的時候都充滿著勇氣和希望,那么《紅樓夢》情節(jié)則是最熱鬧的時候都彌漫著憂郁和幻滅,而當時以自己的閱歷對此也很難深刻去理解。當時更感興趣的其實反而是劇中的細枝末葉,例如對大觀園中含著金湯匙出生的貴公子風流富足生活的羨慕,對衣袂飄飄性格鮮明的金陵十二釵的愛慕,對飲酒賦詩吟詩聚會那種閑適情趣的向往,總疑惑于寶玉為何不喜歡更青春健美的寶釵而是病懨懨的黛玉?還有那如訴如泣哀婉幽怨的主題音樂長久地縈繞心頭等。80年代中期,也就能滿足溫飽生活,對劇中的點心酒食也垂涎欲滴,秋來吃螃蟹冬至烤鹿肉,都是極盡奢侈不敢想象,也想嘗試自做一份小菜“茄鲞”,但哪里舍得去配齊那眾多奇葩“輔料”?還有寶釵的冷香丸怎么配的,妙玉泡茶的雪水怎么收集的,王道士的“療妒方”口味如何等?總之,一部《紅樓》劇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使人至今興趣斐然更難忘懷。
這是盛況難再的精良制作。既然辦了《紅樓》專題音樂會,那么還是從優(yōu)美的劇中音樂開始吧。一部劇集若想成功,故事編劇、場景制作、演員表演及主題音樂都是必須因素,但音樂的感染力和生命力卻更為久遠。若想感動觀眾,須先感動自己,《紅樓》曲作者王立平就是這樣的人。他說自己是“一朝入夢終身不醒”,在創(chuàng)作《分骨肉》、《葬花吟》等曲子時,數(shù)度失聲落淚情難自已,在用痛苦澆灌藝術,簡直入了魔障,有時已經(jīng)難分夢境真假,這才成就了這透徹心靈穿越時代的音樂經(jīng)典。還有初創(chuàng)時期,便關注參與的戲劇泰斗曹禺、吳祖光、趙尋等先生作為把關顧問;著名文學家、紅學家、劇作家周汝昌、啟功、王昆侖、吳組緗、楊憲益等先生為演職人員培訓提供藝術指導;在道具服裝化妝美術等方面,著名作家、歷史文物研究者沈從文先生也是傾囊相授,與設計師史延芹女士一起為全劇設計了2700多套道具服裝;還有大觀園、榮國府的設計搭建,邀請了建筑權威梁思成的高足楊乃濟先生全程主持把關等。這意味著當時全中國最頂尖的學術名宿都坐鎮(zhèn)劇組,他們不問報酬各擅勝場、同赴紅樓一夢,是真真切切、實心實意地在貢獻著自己的學識及專業(yè)意見。而且導演王扶林為了能使這些年輕演員們更有古風氣質,在北京先后舉辦了兩期紅劇演員學習班,封閉時間都在半年以上,讓他們研究原著分析角色,同時學習琴棋書畫,陶冶情趣情操,最后確定角色。正是在這種虛心誠心的請教下,在這種靜心專心的狀態(tài)下,在這種癡心嘔心的創(chuàng)作下,才成就了《紅樓》一劇的傳奇經(jīng)典。隨著這些藝術大師們逐漸遠去,這種百家齊鳴、共襄大事的拍劇盛況,在過去及以后,恐怕都是很難再現(xiàn)了。
這里還體現(xiàn)著一脈相承的文化自信?!都t樓夢》小說問世以來,歷經(jīng)數(shù)百年而傳遍世界,廣為人們所喜愛,是曹雪芹畢生心血的凝結和奉獻;而《紅樓夢》劇集則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文化藝術建設成就的高度凝聚和體現(xiàn),它的出現(xiàn)本身就反映出一個國家和民族對文化傳承的嚴肅態(tài)度,而穩(wěn)定和繁榮的社會發(fā)展局面則是必不可少的創(chuàng)作保障?!都t樓》劇集為當時一代中國人留下了難以磨滅的美好回憶,所以他們愿為這30年后的再聚首用心關注一起悲歡??赡墁F(xiàn)在的90后或者更年輕群體,目前對此不太感冒,但是隨著他們年紀和閱歷的進一步成熟豐富,隨著對中國文化內涵的進一步思考和理解,他們遲早會關注和喜歡這部劇集,而這就是經(jīng)典的魅力和生命力所在,也是我們國家一脈相承的文化自信所帶來的必然結果。小說《紅樓夢》是集中華民族傳統(tǒng)哲學價值觀和文學藝術于大成的巔峰之作,也是中國奉獻給世界人民的動人心魄的不朽之作。只要愛看《紅樓夢》,就一定喜愛我們的光輝燦爛的傳統(tǒng)文化,也必然會深深依戀我們文明悠久的偉大祖國。
三十年后再聚首,《紅樓》經(jīng)典永流傳。唯有用心創(chuàng)作制作,才能造就經(jīng)典作品;同樣,唯有用心對待生活對待人生,才能活出精彩此生無憾。對于《紅樓夢》劇組來說,有著億萬觀眾的傾心厚愛,就是最珍貴的精神財富了,即使只此一部作品,也足慰人生了,除此之外又夫復何求呢?
本文鏈接:http://416w.cn/2017/0619/952241.shtml(轉載請保留)
(作者單位:延安市委組織部)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立場,僅供參考。】
本文系宣講家網(wǎng)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
網(wǎng)友之家欄目投稿郵箱為:jst71ztz@126.com,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歡迎加入網(wǎng)友之家QQ交流群531249826,大學生交流群: 522415122。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