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繁華都市擁抱綠色生活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香港:繁華都市擁抱綠色生活

零碳天地位于九龍灣密集樓宇內,采用80多項綠色建筑技術。

 

香港公開大學的垂直綠化外墻,高達73米。

香港作為繁華、擁擠的大都市,如何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答案是:節(jié)能減廢,擁抱綠色生活。香港的環(huán)境保育一直做得非常出色,而綠色生活則是在近20年才蔚為風尚,走進千家萬戶。

特區(qū)政府大力倡導環(huán)境保護,一年投入經費幾十億,公益機構帶頭行動,民間各顯神通,資源再生、低碳生活、有機食品、垂直綠化、天臺花園……成為流行熱詞。更多的人在實踐“綠活”理念,平日的衣食住行講求節(jié)能減廢。“綠活”如同一顆星星,漸漸蘇醒,亮了!

綠在區(qū)區(qū) 惜物減廢

記者在港居住的宿舍,月度電費單如時鐘一樣準時寄到,上面印著提示:您用的每度電,二氧化碳排放量是0.78千克。

香港住宅用電采取分段計價,每戶每月最初150度,每度只需0.688港元,之后從151度至300度,每度0.827港元,由此遞增,1001度至1500度,每度達1.488港元,是初始電價的兩倍多。如果每戶每月不超過100度,電費九五折優(yōu)惠。

為了節(jié)能減廢,這個城市的“持份者”都付出了努力。官方民間,都在嘗試新鮮的綠色生活方式。

回歸以來,特區(qū)政府建筑物的用電量,已大幅減少,2015年施政報告進一步提出,5年內再減5%。

2013年9月特區(qū)政府承諾,在公務宴請中采用環(huán)保菜單,剔除魚翅、藍鰭吞拿魚及發(fā)菜,之后不少公私營機構也跟進,宴請已經很少上魚翅了。

2015年4月1日,香港全面推行塑料袋收費計劃,覆蓋全港逾10萬個零售點,市民購物索取塑料袋,每個最少要付五角錢。對違法的商家,最高可罰款2000港元甚至被檢控。

處理垃圾廢物,是城市治理的關鍵。據香港環(huán)境局資料,2015年全港共回收近203萬噸的城市固體廢物,在不同的地方進行循環(huán)再造。垃圾堆填區(qū)也盡量做到廢物利用,開發(fā)沼氣發(fā)電,用于民生項目。香港特區(qū)正在進行立法,將按照“污者自付”原則,對垃圾按戶按袋,或按重量收費。

香港環(huán)境局制定的《資源循環(huán)藍圖2013—2022》提出,全港市民必須合力實踐“惜物、減廢”的環(huán)保新文化。政府的目標是,2022年前把城市的人均固體廢物棄置量減少四成。

此事政府無法包辦,于是推展“綠在區(qū)區(qū)”計劃,逐步在全港18區(qū)設點,資助非營利機構來運營。

“綠在東區(qū)”就是其中之一。政府經公開招標后,交保良局運營,它的主要功能是推行環(huán)保教育,發(fā)展環(huán)保義工;提供回收車輛,到各社區(qū)收集可回收的物料,進行循環(huán)再造。

周六,王太太帶著子女參加“綠在觀塘”工作坊,學習“化廢為寶”,利用廚余制作唇膏。孩子們興趣很濃,家長們順便帶來有用物品作回收。

天水圍的“綠在元朗”剛開辦不久,聘用4名智障人士到住宅樓回收玻璃瓶、電器等。又設立“綠·續(xù)小店”,市民或拿來物品回收,或在站內做義工,參與者可累積分數,換領日用品。

香港政務司司長張建宗5月1日表示,堆填區(qū)的廚余棄置量,2015年比上一年每天減少258噸,“惜食文化”漸見成效!

責任編輯:王妗校對:董潔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
京公網安備京公網安備 110101020015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