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在杭州西湖邊上的真實場景書寫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從古至今,多少仁人志士傳承了這一品質(zhì),并將其應(yīng)用到推動中國社會前進的步伐上。宋有岳飛、文天祥,明有于謙、劉伯溫。新文化運動后,毛澤東、周恩來等一批進步人士始終保持著對黨忠誠的品質(zhì),成為成功建設(shè)新中國的重要原因之一。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忘初心、奮勇前進,中國共產(chǎn)黨帶領(lǐng)全國脫貧致富、走向繁榮,人民滿懷希望、信心倍增的局面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習近平總書記治理國政夙興夜寐,時刻最牽掛的都是基層百姓和困難群眾,他的系列講話精神蘊含著樸素真實的道理,做一名合格的黨員必須要對黨忠誠,只有對黨忠誠,才能及時響應(yīng)黨中央的號召,跟隨黨中央的步伐,將中共中央的重大決定貫徹落實,只有對黨忠誠,才能時時刻刻牢記使命、廉潔自律、克己奉公。
對黨忠誠,必須在思想上有提升。對黨忠誠,簡單幾個字誰都說得出來,每位黨員也知道那是《黨章》的內(nèi)容。但是并不是所有黨員都把它裝在腦海里,記在心底里。思是行之源,只有在思想上有提升和覺悟,才能在行動上有所改善,共產(chǎn)黨員絕不能口是心非。加強廣大黨員的正面教育,用歷史先驅(qū)和現(xiàn)實典范去感染當代黨員,讓他們接受真理的洗禮。在“三會一課”、“兩學(xué)一做”活動中,融入忠誠篇,讓廣大黨員對忠誠對黨有真覺悟。
對黨忠誠,必須在行動上抓落實。空談?wù)`國,實干興邦,總書記的話語處處顯現(xiàn)真理。行是思之果。黨員干部不僅要知道忠誠,還要做到忠誠。時刻用《黨章》、《黨紀》對照檢查自己;時刻檢驗自己是否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時刻反問自己作為一名黨員該如何開展工作,時刻思考自己離“郭明義”、“李林森”等先進黨員有多大差距。同時,找出問題和差距后,還要及時改正自己。
不寶金玉,而寶忠誠,《禮記》中的話語至今被人傳誦。只有每位黨員做到對黨忠誠,讓忠誠忠心成為自身本色和品質(zhì),黨中央帶領(lǐng)全國人民走在富強之路上的步伐才會更整齊,更堅定有力。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