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冬天的一個深夜,潘發(fā)芬老人生病高熱41度,龍文進冒著大雨,背著老人就向蔡官鎮(zhèn)醫(yī)院跑去。他把老人送進醫(yī)院后,一直守候到凌晨6點,直到老人退燒病情穩(wěn)定后才離開。那次,龍文進還為老人墊付了1000多元醫(yī)藥費。多年來,龍文進早已和老人結下了“母子”般的親情,這份真情也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2017年4月7日,潘發(fā)芬老人走完了人生最后的旅程,安詳而平靜地離開了人世。龍文進遵照老人的遺愿,將其骨灰送回家鄉(xiāng)安葬,送了老人最后一程。
龍文進(左一)視百姓為親人,圖為龍文進在向鄉(xiāng)親們了解轄區(qū)內困難戶的情況。圖片來源:貴州省文明辦
龍文進說:“人民警察為人民,視群眾為親人,是我入行時許下的莊嚴承諾。”在平時的工作中,只要遇到困難家庭,他都會默默記在心里。71歲的殘疾老人謝賢秀生活極度困難,與3歲的孫子相依為命,龍文進定期為老人送去生活費;76歲的老人秦興壽沒有家人,生活十分不便,龍文進經常前去老人家里幫助打掃衛(wèi)生……這樣被他照顧的老人,前前后后總共有五名,他的善心義舉也一度被傳為佳話。
龍文進有著自己鮮為人知的“秘密”。他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疾病,經常要靠藥物維持自身的健康。家里5口人的生活,全都靠他一個人微薄的工資來支撐,此外每個月還有2230元的房貸要付……面對生活的困頓,龍文進只有一句話:“小我無所謂,我要在為人民服務中實現(xiàn)大我的價值!”
龍文進(左)特別注意和群眾打成一片,圖為龍文進正在悉心向群眾介紹辦理戶口的流程。圖片來源:貴州省文明辦
他是這么說的,也確實是這么做的。平時只要一有空,龍文進就會帶著一支筆、一個筆記本、一張警民聯(lián)系卡走村串戶,走訪調查。在走訪的過程中,他特別注意和群眾打成一片,在一袋“旱煙”的禮節(jié)中,拉近和人民群眾的感情距離。他記錄下沿途所遇的矛盾糾紛、案件線索,積累形成群防群治的“大數(shù)據(jù)”資源。在他的努力下,目前蔡官派出所已經搭建起了數(shù)量達12萬條的“大數(shù)據(jù)”基礎信息平臺,為派出所的日常工作提供了極大的保障和支撐。
龍文進在當?shù)厝罕娦闹杏兄己玫目诒瑘D為龍文進工作照。圖片來源:貴州省文明辦
龍文進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被當?shù)厝罕娍丛谘劾?、記在心里?015年以來,他負責調解的拆遷、土地征用、計生、城管等各類民事糾紛564起。憑借他在群眾心中建立起的崇高威望,成功率竟然達到了百分之百,當?shù)氐娜罕姸颊f:“龍文進是個好人,我們都信他、服他、敬他!”
(稿件文字來源:貴州省文明辦 作者:貴州省安順市文明網 陳婷)
編輯點評
只因入行時的一句誓言,龍文進多年來將人民群眾裝在心里。他全心全意照顧孤寡老人,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用平凡崗位上的多年堅守,在群眾心中樹立起了崇高的威望,感動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