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刊登文章《脫貧帶頭人竟成貪腐帶頭人》中講到: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彭陽縣王洼鎮(zhèn)李洼村黨支部原書記賈忠成曾是貧困村的“帶頭人”,卻打起扶貧補貼的主意,認為“為村民辦了那么多實事,為自己謀取一點私利很正常”。
無獨有偶。4月10日,《中國青年報》刊登文章《常德市原副市長盧武福:被最臟的錢毀了人生》中寫道:20多年前,盧武福給剛上小學的女兒零花錢時,會用衛(wèi)生紙把錢包好再交給女兒,還告訴她:“錢是最臟的東西,一輩子不要喜歡它。”1995年,盧武福曾作為援藏干部在西藏南部地區(qū)、海拔近4000米的隆子縣擔任過縣委書記。然而,經受了雪域高原艱苦環(huán)境鍛煉、考驗的盧武福,卻在回湘后的仕途中,開始“覺得自己吃的苦要補償回來??粗磉叺睦习彘_豪車、住別墅,心理越來越不平衡”。最終,年過半百的盧武福卻因為補償的心理,貪欲之心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黨反腐敗力度的加大,像賈忠成、盧武福這樣的落馬官員的經歷并不鮮見,如他們一樣補償之心作怪而走向人民反面的不在少數。
補償心理,是人們在帶有一定目的的付出后希望得到一定回報的心理活動。應該看到,面對外面世界的燈紅酒綠,面對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物質利益的刺激,人們價值觀念在付出與獲得、奉獻與索取間的搖擺是無可厚非的。但是,作為有著崇高理想和職業(yè)追求的共產黨人、人民公仆來說,應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擔當精神,應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講價錢的無私奉獻精神,這既是宗旨所系,更是誓言與使命的題中應有之義。如若背離共產黨人的宗旨,過多地強調和追求付出后的補償,那么,就會發(fā)展成為像賈忠成、盧武富這樣的背離人民的“貪腐人”,成為歷史的罪人!
近些年來,類似賈忠成、盧武富這樣的人無論是在政治領域還是在經濟領域并不鮮見。以前有一種說法叫“59歲現(xiàn)象”, 又稱“最后撈一把”現(xiàn)象。它是指領導干部或國有企業(yè)家在即將離退休前夕一反中規(guī)中矩的常態(tài),認為“有權不用,過期作廢”,大肆貪污受賄,為自己大謀私利,侵吞國有資產的現(xiàn)象。這些現(xiàn)象和問題的存在,既有拜金主義、“權力即是金錢”的心理,又有權力本位,失落心理作怪。認為權力馬上沒了,不為自己人生撈取最后一把金子太虧欠自己和家人了。正是這種失衡和補償心理,他們走得離人民的立場越來越遠,最終走向了斷頭臺。
這些現(xiàn)象的產生,既有管理機制上的問題,權力沒有鎖進制度的籠子里,造成監(jiān)管失范,行為越位,又有自身修養(yǎng),不注重世界觀改造的重要因素。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更有組織上提醒不到位,關心教育不到位的問題。貪腐之行沒有不外露的表象。假如,當賈忠成、盧武富們?yōu)樽约褐\得第一次私利時就有組織上的人拉拉袖子、扯扯衣襟、吹吹耳邊風,那么他們可能就不會走到背叛人民的一面,就不可能從一名優(yōu)秀的服務者,淪為人人皆恥的階下囚。
為此,當我們警惕這種“補償心理”在黨員干部中滋長漫延的時候,我們一方面要靠經常性的黨的教育來引導,靠不間斷的理想信念來補鈣,靠強有力的制度和法規(guī)來嚴約。另一方面,作為黨的組織,更要從嚴格組織生活制度做起,從關心黨員干部黨內外生活做起,送去組織關心的春風,通過批評與自我批評,通過相互吹風常提醒,扯扯袖子來幫扶的辦法,不斷調校黨員干部失衡的心態(tài)。只有這樣,黨員干部的政治生涯才會永不言敗。
本文鏈接:http://416w.cn/2017/0419/944270.shtml(轉載請保留)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大慶市檢察院宣傳教育處)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僅供參考?!?/p>
本文系宣講家網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
網友之家欄目投稿郵箱為:jst71ztz@126.com,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歡迎加入網友之家QQ交流群531249826,大學生交流群: 522415122。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