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發(fā)火:“我們的情報都干什么去了?”
進北平這么一個大城市,說實話,誰心里也沒有底。但是,誰心里也不能沒有底,這就是:豁出命去,也要保證毛主席和黨中央的安全。
當時,中共中央、華北局、北平市委、北平市政府和北平駐軍都聯合起來,為黨中央搬家一事全力以赴。
那時候,第一位的工作就是這個。
中國共產黨人極重視這一次搬家。
這是中國共產黨以主人公的身份從農村正式進入城市。
會上由中央社會部的同志傳達了周恩來關于搬家的具體指示,成立了以北平市市長葉劍英為首的組織委員會。這個組織委員會除了葉劍英外,還有平津衛(wèi)戍司令員聶榮臻、北平警備司令員程子華、第四野戰(zhàn)軍參謀長劉亞樓。當然,還少不了中央社會部部長李克農。他們對中共中央在來北平的沿途警衛(wèi)、對空警戒、閱兵以及城市慶祝等等都做了極嚴密的部署,每一個細小的環(huán)節(jié)都考慮周到了。沿途的每一段都有具體而又細致的分工。
從唐縣到涿縣,由華北軍區(qū)負責;涿縣到長辛店,由四野的42軍負責;長辛店到西直門,由四野的41軍負責;西直門到香山,由李克農負責;對空警戒,包括西苑機場、香山等處的對空警戒,均由劉亞樓負責。
當天,葉劍英、聶榮臻和李克農聯名將研究結果電告了西柏坡,并建議為了保證中央首長的安全和休息,中共中央從西柏坡到涿縣后改乘火車。
周恩來在請示了毛澤東后,于第二天傍晚給北平市委發(fā)來了一份電報:
“同意來電所提的各項布置,我們預定24日晚宿涿縣,請派一負責干部到涿縣等候我們。由涿縣到北平的專車可做準備。是坐汽車還是坐火車,等我們到涿縣后再做決定。請你們仍做兩種情況的準備。”
3月22日,葉劍英和李克農就鐵路布置致電周恩來、任弼時、楊尚昆并報中央:“從涿縣到北平清華園,共有12個站,約60余公里,兩小時內即可到達。現每站派負責人兩名,一守電話,一盯道叉并監(jiān)視車輛通過。在中央首長從涿縣換乘火車進北平時,為保證安全,編為3個列車,每列車8個車皮。第一列車掛8個客車,載警衛(wèi)部隊和少數干部以及警衛(wèi)人員為壓道車,到西直門站下車,然后用卡車將他們送至香山。第二列車掛8 個臥車和一輛餐車,直開到清華園車站。第三列車掛5 個客車和3 個行李車,開到前門車站。”
在這個電報中,葉劍英和李克農強調如果要從長辛店乘汽車到西苑機場,必須從廣安門穿經城里到西直門后才能到達飛機場,無好公路可走,擬以乘火車為妥。
周恩來復電同意了這個方案。
3月25日凌晨,燈火通明的專列已經做好出發(fā)準備,從涿縣一路不停車,直達北平清華園。除了前衛(wèi)、后衛(wèi)和專列這三輛列車外,涿縣到北平的鐵路線上再也沒有安排其他列車。
按照計劃,毛澤東和中央首長從西郊清華園火車站下車,中央機關和解放軍總部從西直門火車站下車。因為清華園車站小,又在郊外,好警戒。
所以,清華園和西直門都做了警衛(wèi)部署。
西直門火車站由中央警衛(wèi)團先開進北平的一部分和北平糾察總隊負責。
警衛(wèi)重點的清華園車站,由中央社會部便衣隊負責,市公安局配合,外圍由吳烈任師長的那個師控制。吳烈在延安就是中央警衛(wèi)團的團長兼政委,這次他又回到了毛主席的身邊擔任警衛(wèi)。
李克農和北平市公安部長譚政文親自到清華園車站檢查部署情況,警衛(wèi)人員已經全部到位,檢查一圈,他們沒發(fā)現什么問題。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雖然專列只有七八節(jié)車廂,很短,但是因為鐵軌、因為安全和其他一些原因,開得像蝸牛一般,本來只有兩個多小時的路程,卻晚點了很長時間,到清華園天已經大亮了。
專列并沒有按預定的時間到達,因為什么誤點很多,誰也不知道。
北平這邊不知道專列到底出了什么情況,也聯系不上,急得夠嗆。
李克農和北平市公安局局長譚政文商量:“不知道路上有沒有變化,又聯系不上,干脆把前門火車站也布置上警衛(wèi),萬一中央首長因為情況變化,從前門火車站下車呢?”
因為當時的北平,火車站就是前門火車站。以后修好了北京火車站,前門火車站才廢棄不用了。
譚政文表示同意。他讓公安處治安科長朱寄云趕到前門火車站組織現場保衛(wèi)。
朱寄云科長立即電話通知了有關單位。
很快,北平公安局行動起來了。偵訊處副科長閔步瀛、外一分局邢相生以及北平糾察總隊2大隊隊長朱俊斌帶隊趕到了前門火車站。這個2大隊平時沒什么糾察勤務,在營房學習訓練,一旦有緊急任務,立即拉出來,是公安局的預備隊。
前門火車站的安全警衛(wèi)很快布置好了,朱俊斌立即向閔步瀛報告:“臨時接管了火車站完畢。站內和附近公路全部實行了戒嚴。”
這時,清華園那邊的警衛(wèi)也沒有撤。
大家都在翹首以待。
直到毛澤東按原計劃從清華園下車后,前門火車站才撤銷警戒。清華園車站也多準備了一手。為了防止國民黨飛機轟炸,還準備好了一列火車停在清華園站內,由公安局秘書長劉進中調遣。如發(fā)生空襲,立即用備用火車把毛澤東等人拉到西北昌平一帶的山區(qū)去。
當然,3月25日這一天,不僅幾個備用的方案沒有用上,幾個備用的火車站也沒有用上,毛澤東還是按原計劃在清華園下了火車。
一路極平安。
當天晚上,新華社向全國播發(fā)了毛澤東和黨中央勝利到達北平的消息。
在溪口老家的蔣介石聽到這個消息,重重地嘆了一口氣,連火都忘了發(fā)了,說:“我們的情報都干什么去了???”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