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蔡和森在《少年行》中寫道:“忠誠印寸心,浩然充兩間。”時雖已距今近百年,但讀來依然讓人心潮澎湃。在今天決勝脫貧攻堅的當口上,黨員干部作為脫貧攻堅的“主心骨”和“主力軍”,自然不應落后,而要主動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做到“忠誠印寸心”,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如期實現(xiàn)。
決勝攻堅,黨員要對黨組織忠誠。入黨誓詞里有八個字——“對黨忠誠”“永不叛黨”。入了黨,黨員就是有組織的人,對組織忠誠不忠誠,考驗的是黨性。在決勝脫貧攻堅中,基層黨組織作為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堅強戰(zhàn)斗堡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黨員作為基層組織的一員,能否有效執(zhí)行好黨組織的命令,扮演好攻堅“排頭兵”的角色,對于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作為黨員,就應當做到對黨組織絕對忠誠,在思想和行動上要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進村入戶、招商引資、傳授技術……都應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黨組織的決議,敢于在決勝脫貧攻堅的道路上沖鋒陷陣、掃清障礙,攻堅拔寨、啃硬骨頭,用務實的作風、為民的情懷和對黨組織的忠誠,進一步強化黨支部政治功能,更好地把黨員組織起來、把群眾凝聚起來。
決勝攻堅,黨員要對群眾忠誠。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也是黨的執(zhí)政之基和力量之源。我們黨之所以能夠從弱到強,從星星之火到執(zhí)政興國,靠的就是對“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堅持。在決勝脫貧攻堅的今天,我們黨員更應當將對民忠誠作為人生的本色,充分發(fā)揚優(yōu)良傳統(tǒng),將群眾裝在心里,運用群眾智慧,當好扶貧攻堅“引路人”,積極向貧困群眾宣傳黨和政府有關扶貧的政策措施,教育和引導群眾克服“等、靠、要”依賴心理,在思想和行動上充分激發(fā)困難群眾的致富愿望,與群眾一道拔掉“窮根”,而不是借著扶貧的名義“掛羊頭賣狗肉”,或是想著如何“撈油水”,或是放著結對幫扶戶不管,領導視察即來,領導視察完畢即去。
決勝攻堅,黨員要對自己忠誠。從入黨那一刻起,黨員就應該懂得忠誠不僅是對黨,更是要對自己,具體來說,就是要不忘初心,不忘自己黨員身份,不忘入黨誓言,做事要對得起良心。脫貧攻堅中,黨員就應該發(fā)揚“硬骨頭”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牢牢記住自己的初心,時刻守住自己的底線,保持共產黨員的純粹,真正做到“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關頭豁得出來。”從筑牢信念之基出發(fā),進一步提升個人品行,敢于擔當、敢于奉獻,充分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在決勝脫貧攻堅中奮發(fā)有為、建功立業(yè)。
“言忠信,行篤敬。”作為新時期的共產黨員,不論時代如何變遷,都不應將忠誠改變,它是合格黨員的底色,是決勝攻堅中的亮色,只要我們的黨員堅持做到“忠誠印寸心”,就一定能夠凝聚起脫貧攻堅合力,以非常之功做好非常之事,以堅定的信心和決心,全力以赴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
本文鏈接:http://416w.cn/2017/0411/942962.shtml(轉載請保留)
(作者單位:陜西省榆陽區(qū)崇文路街道辦事處)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立場,僅供參考。】
本文系宣講家網(wǎng)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
網(wǎng)友之家欄目投稿郵箱為:jst71ztz@126.com,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歡迎加入網(wǎng)友之家QQ交流群531249826,大學生交流群: 522415122。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