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fā)。”這帶著“人民至上”溫度的初心也定將激勵全黨、全國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道路上砥礪前行。
《初心》火了,據(jù)統(tǒng)計,截至3月26日,三集系列時政微視頻《初心》全網(wǎng)總閱讀量超12.36億次,持續(xù)引發(fā)全網(wǎng)熱轉。
《初心》,鉤沉起習近平在梁家河、正定、寧德等地工作和生活的過往,講述了黨的總書記一路走來堅守不變的初心。無論是在梁家河的摸爬滾打風霜磨礪,還是在正定的初踏仕途激情如火,抑或是在寧德的不辱擔當鐵腕反腐,人們感知著拳拳赤子般的“初心”,體悟著其中“人民至上” 的不變情懷。
“人民至上”,情與民緊緊相融。從地地道道城里青年到把自己完完全全當成農(nóng)民,從過“五關”(跳蚤關、飲食關、生活關、勞動關、思想關)到“扛200斤麥子,十里山路不換肩”“二話不說,挽著褲腿,光著腳就下去鏟冰”,從與老鄉(xiāng)格格不入到把獎勵的摩托車換成拖拉機、磨面機、粉碎機,這是怎樣一種與群眾情感的緊緊相融?正如習近平自己所說這“來自一種神秘也很神圣的感覺”,就是“腦海里翻騰的都是陜北高原上耕牛的父老兄弟的信天游”。在此后的迎接每一次挑戰(zhàn),每一次考驗,或者開始一個新工作的時候,他都能從中汲取無窮無盡的力量。其實,這種原始的感覺和情感,就是在與人民群眾相知相融,感受到人民群眾疾苦、看到了人民群眾力量和根本后,形成的“人民至上”、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赤熱情懷。
“人民至上”,利為民一心相謀。“我也希望我一輩子能夠堅持下去,做成我既定的人生的事情。而這個事情我覺得不多,最多就是這么一件事,我想就是為老百姓多做一些事情。”沒有激情澎湃的豪言壯語,不需驚天動地的奇功偉業(yè),只有一個質樸信念:“為老百姓多做一些事情”。憑著這個質樸信念,初到正定的習近平“騎著自行車到各個公社,各個生產(chǎn)大隊,還有農(nóng)戶里去調查研究”;憑著這個質樸信念,習近平堅持實事求是,寧可不要“高產(chǎn)縣”的政績,也要讓老百姓過上實實在在的好日子。他同縣委副書記呂玉蘭給中央寫信,反映正定的高征購問題,從而減少國家征購糧2800萬斤,為農(nóng)民減輕了負擔;憑著這個質樸信念,為了讓正定早日富起來,習近平招賢納士、提出“二十字方針”和“半城郊型”經(jīng)濟發(fā)展之路,為正定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人民至上”,權為民時刻所用。共產(chǎn)黨人如何用權?習近平來到寧德的第一次干部大會就給了明確回答:“當官不要想發(fā)財,發(fā)財不要在這里當官。”面對群眾意見最大、反響最強烈的黨政干部違規(guī)私建住宅問題,在將近三百萬群眾該得罪還是兩三千干部該得罪之間,習近平毅然地選擇了后者。他果斷把清房問題作為懲治干部腐敗的突破口來嚴肅處理,8個月的時間查處了441人,涉及2000多名干部。習近平還重點查辦了福鼎縣林增團、寧德地區(qū)僑聯(lián)副主席鄭錫煊等腐敗大案要案,他壯士扼腕般的反腐決心和雷厲風行的工作風格在寧德掀起了一陣強勁的反腐清風。“我就是在那兒講一個公道,我們干部不要去傷害人民的利益。”“權為民所用”是他時時刻刻堅定不移的為官信仰。
“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fā)。”這帶著“人民至上”溫度的初心也定將激勵全黨、全國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道路上砥礪前行。
本文鏈接:http://416w.cn/2017/0331/941636.shtml(轉載請保留)
(作者單位:中共鹽山縣委組織部)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立場,僅供參考?!?/p>
本文系宣講家網(wǎng)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
網(wǎng)友之家欄目投稿郵箱為:jst71ztz@126.com,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歡迎加入網(wǎng)友之家QQ交流群531249826,大學生交流群: 522415122。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