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同樣的弱者思維還有很多。
一次一個朋友跟我說過一段話,我印象很深,他說:每次一個人或者一件事情爆紅,你立刻會發(fā)現(xiàn)兩批吃瓜群眾:第一批忙著批判,另一批忙著研究。
忙著批判的人把別人批得一塌糊涂,用各種社交媒體換著法子去謾罵,罵完別人,自己長舒一口氣,然后繼續(xù)罵下一個目標,他們沒有看到,自己的生活已經(jīng)一塌糊涂了。可是忙著研究的那批人呢,他們腦子里在思考著一件事:他怎么紅的?他有沒有值得我可以學習的?我能從這件事情得到什么啟發(fā)?
前者暴躁的原地踏步,后者安靜的進步前行。
我的一個朋友每次見面都喜歡說自己運氣不好,痛斥同事,責罵領(lǐng)導,鞭撻時代,一開始我還會覺得他挺有趣,敢說那么多實話,后來每次見面都像祥林嫂不停的說著,終于是把我說煩了。
有一次我問他,你這么不滿意自己的現(xiàn)狀,你有沒有想過去辭職呢,或者換一個更好的環(huán)境?
他說,沒錢??!沒本事啊。
我說,那你與其抱怨,還真不如想想怎么賺錢,怎么磨練出一技之長。
他說,還不都是他們把我害得沒有一技之長的!還不都是這個社會害我沒存款的!這個時代啊……
他又開始了,不停的說著,可是,一點用都沒有。
人不思改變,又不停的牢騷,這種弱者思維必然會禁錮他,讓他固步自封,難以前行,最終困在圈里飛不出去。
你可能會說那難道我們就永遠不說這個世界的丑惡嗎?不是,做的不對,我們一定要說,看不下去的行為,就是要評論。我們之所以要去揭示不公平,去評論這個世界的丑惡,是因為我們想要改變,可是,一味的責罵抱怨,又不提出解決方案,莫名其妙的隨大流,湊熱鬧,批判別人,完全不思考自己的生活狀態(tài),何必呢?
可是,世界由人組成,有時候把自己變好,影響了身邊的人,世界就能好那么一點點。
從自己做起,永遠比指責被人要管用的多。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