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找工作那年,“拼”時代已然開啟,但激烈程度遠不如現在。拼學歷、拼學校、拼專業(yè)、拼顏值,畢業(yè)生們亮出了“十八般武藝”。然而,不是拼了,就一定能謀求一份好工作。因為你在拼,別人也在拼,競爭中總有人會落選。有時面對嚴格的崗位需求,要想拔得頭籌并不容易。
近日,有媒體跟拍了幾位畢業(yè)生的求職過程,采訪了他們的求職感受。其中,一位畢業(yè)生去應聘一所外語中學的高中歷史老師。當天共有16個人參加面試,其中3名本科學歷,12名碩士研究生,還有1名博士研究生。而近半數是有工作經驗的歷史老師,但是錄取的名額只有一個。雖然他做了準備,但最終還是落選了。他表示,這次沒入選還要再試,“反正機會多著呢,就這么不斷地成長吧。”
還有一位畢業(yè)生,乘坐高鐵去上海參加某公司的面試,這是她為了求職第5次前往上海。她應聘的崗位可以稱得上是千里挑一,這家公司人力資源負責人說,去年他們招聘人數是14人,有上萬人應聘。雖然她在面試中表現尚可,但還是被淘汰了。或許為了能夠找一家總部設在上海的大企業(yè),她還將在學校和招聘單位間不停奔波。
輸了再戰(zhàn),落選了不放棄,只為了完成求職目標。提到求職目標,許多人都對大城市情有獨鐘,對穩(wěn)定且收入不錯的工作,心向往之。制定目標很有必要,不過也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避免好高騖遠。在屢次受挫后,有必要進行深入思考,對求職方向和途徑作出及時調整。
有人說,學歷是找工作的“敲門磚”。這話沒錯,包括學歷在內的諸多因素,都是獲取工作的重要籌碼。求職時用好“敲門磚”,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能力。雖然被稱為“敲門磚”,但當工作之門被“敲”開以后,仍然要發(fā)揮一些因素的作用,通過更加努力的打拼,不讓心中的夢想流失。
求職拼,拼出一份好工作;工作拼,拼出一個好未來。勤勉踏實,善拼愛拼,拼出一片天地。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