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深刻理解“四個意識”的科學內(nèi)涵
“四個意識”中的前兩個,即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原來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中國政治話語系統(tǒng)之中,也已成為全黨的共識。核心意識和看齊意識,雖然各自在不同時期都曾經(jīng)提出過,但是卻沒有一起提出來,更沒有像今天這樣和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并列提出,而是在工作中一直被自發(fā)運用,沒有像今天這樣站在理論的高度來看這四個方面
(一)關(guān)于增強政治意識
我們先來看看何為政治意識?其實,政治意識就是要始終堅持從政治高度審視和定位問題,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明察秋毫的政治洞察力、政治敏銳性、政治敏感性,見微知著的政治鑒別力,自覺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切實增強政治定力。簡言之,增強政治意識就是要講政治。講政治是對黨員干部第一位的要求,黨員干部的政治意識強,對黨的事業(yè)具有極端重要性。毛澤東同志曾指出:“不講政治,就等于沒有靈魂。”鄧小平同志在改革開放之初就指出:“改革,現(xiàn)代化科學技術(shù),加上我們講政治,威力就大多了,到什么時候都得講政治。”政治意識在“四個意識”中居于重點地位,是核心更是基礎(chǔ),是方向更是旗幟。對廣大基層黨員干部來說,講政治始終堅守的就是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chǎn)主義的信念、對黨和人民的絕對忠誠。
下面,我們對政治意識逐一看一下。
第一,政治信念要堅如磐石,無懈可擊。
要始終做到愛黨、信黨、護黨、跟黨走。尤其在當前改革開放的攻堅階段,在經(jīng)濟轉(zhuǎn)型帶來的陣痛期不可避免時,面對一些紛繁復(fù)雜的聲音,或者是在改革前進中出現(xiàn)的一些曲折,有些黨員干部就犯了一些毛病,比如“耳根子變軟、腳跟子變軟”,開始站不穩(wěn)自己的政治立場,把一些政治責任拋諸腦后,不能意識到政治工作這條“生命線”的極端重要性。如果站不穩(wěn)政治腳跟,就可能存在著政治上變質(zhì)、經(jīng)濟上貪婪、道德上墮落、生活上腐化等種種不合格的表現(xiàn)??梢哉f,政治意識是衡量一個黨員政治上是否成熟的主要標志。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想信念是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之“鈣”,必須加強思想政治建設(shè),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guān)”問題,必須筑牢思想堤壩。所以,要在對黨的事業(yè)絕對忠誠上,始終相信黨、依靠黨、服從黨、獻身于黨,始終把黨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講話中還指出,“理想信念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險的滑坡”,“理想因其遠大而為理想,信念因其執(zhí)著而為信念”,“理論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堅定”。在“七一”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在強調(diào)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礎(chǔ)上,又著重強調(diào)了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既有對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和弘揚,也有對中國革命時期紅色文化的整體傳承和弘揚。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等,這些都是我們在前進過程中重要的文化瑰寶。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長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偉大遠征”,“長征的勝利,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理想的勝利,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信念的勝利”。正是因為革命理想高于天,我們才可以戰(zhàn)勝很多難以克服的困難。
第二,增強政治意識就是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增強每個黨員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鑒別力。
我們黨的性質(zhì)決定了黨員任何行為都要有很強的政治意識,每個黨員必須首先明白自己是黨的人,政治性是其本質(zhì)屬性,政治立身是對黨員的根本要求,這樣在工作中才能把握正確的方向。
1935年6月,紅一、紅四方面軍勝利會師時,兩方面軍的軍隊人數(shù)差距是很大的。紅一方面軍由于經(jīng)歷了湘江血戰(zhàn)、大渡天險、雪山草地等世人難以想象的艱難險阻后,隊伍從8萬多人銳減到2.2萬人左右。而紅四方面軍在1932年進入四川后,成功粉碎劉湘等川軍的圍攻,從1.5萬人增加到8萬人。實力上的明顯對比,讓張國燾有了“擁兵自重”的野心。隨后不久,在中央作出北上抗日的決定后,張國燾一意孤行要南下,并給陳昌浩發(fā)去電報。時任前敵總指揮部參謀長的葉劍英得知這一消息后,十分清楚這份電報的分量,也知道這份電報可能帶來的嚴重后果。關(guān)鍵時刻,葉劍英把黨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顧個人安危,立即將情況報告黨中央和毛澤東,揭露了張國燾妄圖分裂紅軍的圖謀。中央經(jīng)過緊急磋商,為了繼續(xù)貫徹“北上”方針,避免紅軍內(nèi)部可能發(fā)生的沖突,決定連夜率紅一、三軍團和軍委縱隊先行北上,并積極爭取讓張國燾回頭??梢哉f,當時因為葉劍英把這個消息透露給了毛澤東和紅一方面軍,所以在最大程度上維護了黨的團結(jié),保障了黨中央的安全和中央紅軍長征的勝利。這體現(xiàn)的就是一個政治意識。政治意識,說到底就是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敏感性以及從政治高度認識問題的內(nèi)在自覺。葉劍英在大是大非面前的正確抉擇,被毛澤東稱贊為“呂端大事不糊涂”,這可以說是強烈政治意識的生動體現(xiàn)。
第三,加強政治意識要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崇尚高線不逾底線。
守紀律、講規(guī)矩是政治意識的重要體現(xiàn)。習近平總書記反復(fù)強調(diào)“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把守紀律、講規(guī)矩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談到蘇聯(lián)解體時,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蘇聯(lián)共產(chǎn)黨作為一個有著90多年歷史、連續(xù)執(zhí)政70多年的大黨老黨轟然倒塌,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政治紀律被動搖了,誰都可以言所欲言、為所欲為。我們說,這就越過了政治底線。
我們再來看張國燾的例子。1935年9月,張國燾率隊脫離中央南下后,公然成立“中央”“中央政府”“中央軍委”等非法組織,并脅迫朱德支持他的反黨分裂活動,遭到朱德嚴詞拒絕。朱德說,北上抗日是中央的決議,中央的路線是正確的,我是舉過手的,我不能反對。朱德對后期會合的紅二方面軍總指揮賀龍說:“你們來了,我們一起北上,黨中央在毛主席那里!”正是朱德、賀龍等同志始終堅持紅軍只有一個核心——以毛澤東為首的黨中央,并堅決同張國燾分裂行為作斗爭,才有力維護了黨的團結(jié)和統(tǒng)一,確保了紅軍三大主力能夠勝利會師。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全黨同志要強化黨的意識,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產(chǎn)黨員,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做到忠誠于組織,任何時候都與黨同心同德。”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