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鋒 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
(未經(jīng)許可,不得復制、印刷、出版,違者負知識產(chǎn)權法律責任)
吳王闔閭回師后,很快擊潰了弟弟夫概的叛上行為。史稱:“當是時,吳以伍子胥、孫武之謀,破強楚,北威齊晉,南服越人”,可以說伍子胥在吳的功業(yè)達到了頂點。
公元前496年(魯定公十四年),即吳王闔閭十九年,越王允常死,勾踐即位,吳國乘喪起兵伐越,越出兵抵御,在檇(zui)李(今浙江嘉興)擺開戰(zhàn)場。面對整嚴的吳軍陣勢,勾踐先后用敢死隊沖鋒和罪犯隊在陣前自刎破壞吳軍陣容和士氣,把吳國打敗。闔廬被戈擊傷,一只腳的大趾被砍掉,靴子也丟了,并因傷重而死于回師途中。兒子夫差即位,發(fā)誓報仇,派一個臣子站在宮門,每當他出入即喊道“夫差,你忘了越國殺父之仇嗎?”他就回答:不敢忘記,三年一定報仇!
剛剛?cè)齻€年頭,夫差就迫不及待地要雪此恨。公元前494年(魯哀公元年),吳興起大軍攻打越國。在夫椒(今太湖椒山)會戰(zhàn),一舉打敗越軍,攻進越境。勾踐只剩下5000甲士,守住會稽。眼看無力較量,為免亡國,越王采納大夫文種“卑辭厚禮”向吳請降的計議,派大夫到吳軍中,表明勾踐愿為吳王臣仆、夫人為奴妾,大夫及士和他們妻女為吳服役,并進獻寶器。夫差打算答應,伍子胥不同意,他講了一個夏少康從危難中求生存,后來發(fā)展壯大。終于滅寒浞,興復夏朝的故事,并且分析吳越兩國同處三江之地,勢不兩立的形勢。他說:遠方敵國,即使吳能降服,但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車而占有越國,我能居其地,能乘其車,這是一個不能或失的時機。又說:勾踐是個能人,加上文種、范蠡這班良臣,一旦他們歸國圖強,定會長期為患于吳國的。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