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浮躁的時代。
因此,需要深入研究如何克服自己的浮躁。這是一個根本性的社會問題,也是人心治理的關鍵。
對于年輕人來說,心能靜下來,才華和潛能才能發(fā)揮出來,不然,一切的才華反而將束縛人的發(fā)展。
心是一切經(jīng)驗的基礎,它創(chuàng)造了快樂,也創(chuàng)造了痛苦;創(chuàng)造了生,也創(chuàng)造了死。心的第一個層面是“凡夫心”,這是會思考、謀劃、欲求、操縱的心,會暴怒的心,憂郁不定、反復無常的心。但此外,我們還有心的本性,這是永恒的,不被死亡以及任何外界事物觸及。
說到底,心性就是萬事萬物的本質。
歷史上的圣人先哲,用了不同的名詞來修飾他們所悟到的真理,但他們都是在闡述基本的心性。
基督教徒稱之為“罪”,印度教徒稱之為“梵”,佛教教徒稱之為“空”。所有的宗教,都肯定有一個基本的核心,并要求他的教徒用一生演化和體悟這個核心。這核心就是心性。
現(xiàn)代的文明給了我們無窮多的好處,讓我們認識了無限復雜的世界,但是另一個方面遠遠不如我們的祖先,那就是對心靈的認識。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