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人過年愛逛花街;廣東人過年少吃餃子;廣東人過年愛說“恭喜發(fā)財”。又到過年時,讓我們細數(shù)廣東的“年俗”……
春節(jié)前夕辦年貨
對于很多廣東家庭來說,新年往往都是從置辦年貨時就開始了。以煎炸類、糖類產(chǎn)品為主的傳統(tǒng)年貨在廣東人心目中是相當重要的“意頭”貨,年糕、煎堆、油角、糖冬瓜、瓜子等是過年必不可少的。年糕,寓意步步高升,甜甜蜜蜜;煎堆、油角、蛋散等是香口的零食佳品;堅果、巧克力、曲奇餅干、小糖果有不少擁躉;葡萄酒、醋類、果汁類飲料、營養(yǎng)品近年來也越來越受歡迎。
“謝灶”祈福求幸運
“謝灶”一般是在農(nóng)歷十二月廿三或廿四,俗稱小年,傳說灶君要在這一天上天向玉皇大帝“述職”。灶君忙碌了一整年,保佑各家各戶灶火不斷,飲食平安,人們?yōu)榱吮硎靖兄x,給他餞行,于是就有了中國人“謝灶”這一年俗,有些人把這一天當作新年之始。“謝灶”這一天,要準備齋菜、燒肉、雞、桔子、糖果、茶、酒、金銀衣紙、香燭等物品,據(jù)了解,拜灶君的時候先擺放貢品在灶君前方,點紅燭拜三拜,敬酒敬茶,跟著說一些吉利的話等。
“年廿八,洗邋遢”
年前廿八這一天,按廣東人傳統(tǒng)是要“洗邋遢”的,把屋里屋外打掃得干干凈凈,精心布置一番,把這年不好的東西全部掃除掉,迎接新年的來臨。掃地拖地,給洗衣機除垢,給抽油煙機除油,給墻壁掃塵,洗窗簾蚊帳,擦窗戶……有些家庭在當天傍晚還要用柚子葉燒水洗身,寓意洗去一年的晦氣與不順。
行花街,買年花
花開是春回大地的預兆,也是過節(jié)點綴氣氛的首選。一般從年廿八到年三十,廣州各區(qū)共十個花市會向群眾開放。廣東家庭一般會買的種類有:銀柳,寓意留住財富,有金有銀;年桔,寓意大吉大利,平安吉祥;桃花,寓意新年走桃花運……還有水仙、五代同堂、紅掌、海棠、非洲菊、康乃馨、百合、茶花等,近幾年,蝴蝶蘭、君子蘭等蘭花品種也深受市民喜愛。除了有各色年花外,花市還會有很多工藝品攤檔。許多在校學生會趁春節(jié)假期過一回老板癮,到花市擺攤賣行運風車、“魔豆”、吹氣公仔等“稀奇古怪”的小玩意。
除夕夜,忙中取樂做年飯
年三十是除夕夜,“舊年”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按習俗,在這一天不管工作多忙、多累,全家都會歡聚一堂吃年夜飯,這也是所有家庭最看重的“團圓飯”。雖然越來越多的廣東人選擇在餐館酒樓吃年夜飯,但還是有不少人喜歡在家里吃,圖的就是團圓的氣氛。為了置辦年夜飯,許多家庭會一整天來準備。早上,去菜市場采購,雞、魚、肉必不可少,生菜、蔥蒜等也是搶手貨。下午,開爐,蒸年糕、蘿卜糕、馬蹄糕,炸蛋散,煎堆等,菜場買來的東西也會全準備好。傍晚,家庭成員全部到家,圍坐桌前開吃,有些還會來幾杯酒,碰杯、說吉利話,喜慶的氣氛濃濃的。
看電視和跨年倒數(shù)
吃完年夜飯一般都是看電視,許多老廣并不愛看中央臺的“春晚”,而是看香港電視臺的晚會節(jié)目,因為中央臺的“春晚”夾雜東北方言,有些人看不懂??赐觌娨曇话阋呀咏銜r,廣東有些地方有迎財神儀式,沒禁燃鞭炮的地區(qū)會有“炮竹聲聲辭舊歲”,年輕人還特別喜歡跨年倒數(shù),因為零點鐘聲一響,新年就正式開始了。
年初一,拜年拿紅包
新的一年開始了。俗話說,有心拜年初一二,無心拜年初三四,大年初一是拜年的高峰期。拜年者進了親友的門,應該看不同對象說不同的祝語。對老人說“新春如意”“壽比南山”;對有工作的人則說“工作順利”、“新年進步”;如果是做生意的人,最中聽的莫過于“恭喜發(fā)財”、“生意興隆”了;如果是正在讀書的小孩,他們最希望的莫過于新年“學習進步、成績突出”。主人一般會從來者的禮物中留下兩個大桔,然后取出自家大桔交換,意在互贈吉祥。長輩還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廣東的壓歲錢叫做“利事”,表示把祝愿和好運帶給晚輩。“利事”主要意義在于外面的紅紙,因為它象征好運。在分派“利事”的長輩面前打開利事,一般是不禮貌的做法。
年初二,回娘家
正月初二,嫁出去的女兒們會紛紛帶著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女兒回娘家,必備辦一大袋的餅干、糖果,由母親分送鄰里鄉(xiāng)親,一如過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個女兒的,而這些女兒又不在同一天歸來,那么,就要來一個分一次,表示姑娘對娘家的思念。
年初三,“赤口”
廣東人普遍大年初三不拜年,因為正月初三是“赤口”,又稱“赤狗日”。據(jù)說,赤狗是口怒之神,遇之則容易引起口角,老一輩的人會比較在意,所以這天足不出戶,留在家中,免得遇上兇煞。但是越來越多年輕人還是照常出門游玩。
年初四,開工大吉
許多行業(yè)過年只休息三天,特別是服務業(yè),例如餐飲等。因此年初四就是開工的日子,這天上班的人一般會收到單位發(fā)的“利事”,也會互相拜年,吃開年飯等,祈求新的一年大展鴻圖,生意興隆。
年初七,全民生日
正月初七為“人日”,廣東人俗稱“眾人生日”。一般在這天早飯時,人們要吃七種菜(芹菜、芥菜、菠菜、青蔥、大蒜等)制成的“七寶羹”。據(jù)說民國以前,“人日”這天青年男女結(jié)伴到郊外游玩,選“人日皇后”,中選者主持一天的活動。年長者則登上觀音山(今越秀山)或白云山飲酒、吟詩作賦;女的去神廟參神,男的到花地(今芳村區(qū))賞花或拜黃大仙廟。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