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四,零容忍的反腐敗理念深入人心。十八大后,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了腐敗零容忍的要求。他指出:我們所說的不論什么人,不論其職務多高,只要觸犯了黨紀國法,都要受到嚴肅追究和嚴厲懲處,決不是一句空話。我們要堅定決心,有腐必反、有貪必肅,不斷鏟除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以實際成效取信于民。要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既堅決查處領導干部違紀違法案件,又切實解決發(fā)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堅持黨紀國法面前沒有例外,不管涉及到誰,都要一查到底,決不姑息。必須堅持零容忍的態(tài)度不變、猛藥去疴的決心不減、刮骨療毒的勇氣不泄、嚴厲懲處的尺度不松,發(fā)現一起查處一起,發(fā)現多少查處多少,不定指標、上不封頂,凡腐必反,除惡務盡??梢哉f,十八大后反腐敗“打虎拍蠅”“獵狐”取得的前所未有的成效,就是黨和國家始終堅持無禁區(qū)、全覆蓋、零容忍等反腐敗理念的結果。
其五,法治反腐漸入佳境。在我國,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具有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如何反腐,一直是反腐敗的理論焦點和實踐課題。在新中國成立以來長期的反腐敗實踐中,大致經歷過運動反腐、人治反腐、權力反腐、權利反腐、制度反腐、法治反腐等各種反腐舉措交相輝映的格局,這些舉措在不同時期面對不同表現的腐敗,都能夠起到不同程度遏制腐敗的作用。然而,在反腐敗實踐的檢驗比較中,法治反腐被證明是最科學、公信力最高的反腐舉措,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反腐敗的最佳選擇。法治反腐,就是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治理腐敗,就是通過和實施法律法規(guī)建立科學完備的權力運行監(jiān)督制約機制以預防腐敗,通過建立和實施科學完備的法律法規(guī)制度以懲治腐敗。十八大后,黨和國家的反腐實踐逐步走上法治反腐的軌道,一個突出的表現,就是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中,紀檢監(jiān)察機關正本清源,堅持法紀分開、紀嚴于法、紀在法前、法紀銜接等工作原則,彰顯了法治反腐的先進理念。
其六,反腐敗為全面深化改革清除障礙。腐敗是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發(fā)展的障礙。十八大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中國共產黨人干革命、搞建設、抓改革,從來都是為了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可以說,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而深化。”全面深化改革面臨的阻力之一,就是腐敗問題,不解決腐敗問題,深化改革難以推進。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同時堅持反腐敗斗爭,絕非沖淡主題和本末倒置。特別是,我們不能以堅持經濟建設為中心和深化改革的名義,忽視、放松甚至抵制反腐敗工作,否則,不僅經濟建設和深化改革難以健康持續(xù)進行,而且會得不償失,導致鄧小平同志所說的結局:“風氣如果壞下去,經濟搞成功又有什么意義?會在另一方面變質,反過來影響整個經濟變質,發(fā)展下去會形成貪污、盜竊、賄賂橫行的世界。”
(作者分別為湖北省行政學院政法部主任、教授,湖北省行政學院碩士研究生)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