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則》指出:“批評和自我批評是我們黨強身治病、保持肌體健康的銳利武器,也是加強和規(guī)范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這一重要論斷,深刻闡明了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的重大意義,為新形勢下提高黨內政治生活質量提供了基本遵循和可靠保證。
有無嚴肅認真的批評和自我批評,能否開展積極健康的思想斗爭,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qū)別于其他政黨的鮮明標志和顯著特征。列寧指出:“一個政黨對自己的錯誤所抱的態(tài)度,是衡量這個黨是否鄭重,是否真正履行它對本階級和勞動群眾所負義務的一個最重要最可靠的尺度。”毛澤東同志講過,“定期召開會議,進行批評和自我批評,這是一種同志間互相監(jiān)督,促使黨和國家事業(yè)迅速進步的好辦法”,“黨內如果沒有矛盾和解決矛盾的思想斗爭,黨的生命就停止了”。鄧小平同志強調:“在黨委會里面,應該有那么一段時間交交心,真正造成一個好的批評和自我批評的空氣。”95年來,我們黨之所以能夠保持旺盛的生機活力,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掌握了批評和自我批評的銳利武器,不斷提升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同時也要看到,一個時期以來在一些黨員干部中,批評與自我批評這一優(yōu)良傳統(tǒng)被淡化、被弱化。有的不開展自我批評,對自己的問題視而不見、護短遮丑,不講原則講圓滑,生怕抓“辮子”、打“棍子”;有的為人情所困、為利益所惑,生怕與別人結怨樹敵、引火燒身;有的甚至把自我批評變成了自我表揚,把相互批評變成了相互吹捧,等等。這些問題直接導致黨內生活庸俗化,正常的同志關系變成庸俗的哥們關系,好人主義盛行、歪風邪氣滋長,嚴重損害了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削弱了黨的創(chuàng)造力凝聚力戰(zhàn)斗力。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大力倡導積極健康的批評與自我批評,大力倡導同志間開誠布公、真刀真槍、見筋見骨的黨內生活,進一步增強了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zhàn)斗性,也為搞好批評與自我批評積累了新鮮經(jīng)驗。
對于如何更好地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準則》在總結歷史和新鮮經(jīng)驗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系列明確要求和重要舉措。落實好《準則》規(guī)定,關鍵是做到堅持實事求是、嚴于自我剖析、勇于相互批評。堅持實事求是,就要講黨性不講私情、講真理不講面子,注重用事實說話,有一說一、有二說二,既不掩蓋問題,又不捕風捉影,不搞無原則糾紛,嚴肅認真提意見、滿腔熱情幫同志。嚴于自我剖析,就要胸懷坦蕩、光明磊落、表里如一,揭露自己的缺點和錯誤,觸及自己的思想靈魂,及時打掃身上的政治灰塵和政治微生物。勇于相互批評,就要堅持黨的原則第一、黨的事業(yè)第一,不留情面、點準穴位、體現(xiàn)辣味,敢于指出他人的問題,堅決反對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明知不對、少說為佳的庸俗哲學和好人主義。需要指出的是,領導干部要以上率下,帶頭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以其模范行動引導黨員、干部打消自我批評怕丟面子、批評上級怕穿小鞋、批評同級怕傷和氣、批評下級怕丟選票等思想顧慮??傊?,要通過真誠的批評和自我批評,真正達到“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效果,實現(xiàn)“團結—批評—團結”的目的。
(中央黨校 )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