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主席說過:貧窮是一種系統(tǒng)性病癥,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項目安排和資金使用都要提高精準度,扶貧好比看醫(yī)生,對癥下藥必須精準到位,找到“貧根”,對癥下藥,扶到點上、根上,才能讓貧困群眾真正得到實惠。
前中共巴東縣委書記陳行甲同志在《精準扶貧中,自強感恩教育要跟上》寫道:現(xiàn)在,有少數(shù)老百姓確實出現(xiàn)了這樣的心態(tài):
“我是窮人我怕誰”、“我是小老百姓我怕誰” 、“我掐著你玩”,成為無理取鬧的潛臺詞。有少數(shù)貧困戶對來家里幫扶的干部很麻木,認為干部比他更得急,他不脫貧干部交不了賬,而且脫貧表上還要他簽字呢!這篇文章揭示了一條思想的窮根:部分貧困群眾存在守株待兔的心理障礙。推進精準扶貧應當從克服這種心理障礙,挖斷主思想上的窮根著手。
沒有落后的群眾, 只有落后的領導干部。
貧困群眾存在守株待兔的心理障礙,源起在領導干部的意識形態(tài)錯誤支配下做出的負面行為。比如有的領導認為“貧困縣”帽子,意味著可以多出來幾億元甚至更高的財政轉(zhuǎn)移支付,把爭取到“貧困縣”帽子當作榮譽和政績,到處炫耀,甚至在政府網(wǎng)站上發(fā)布“特大喜訊”。只知“炫貧”,只等“救助”,這是認知錯位、道德感缺失、政績觀變異的三聯(lián)癥。還有的干部思維僵化,行為沖動。面對新情況、新問題,或者只會用老辦法,或者不顧實際抄別人的經(jīng)驗。蘆筍價高,就要求大家都種蘆筍,一哄而上“爛市”了,再改種山藥,結果種什么賠什么,農(nóng)民掙不到錢,不僅無法脫貧,還失了信心。還有的領導干部依賴性人格嚴重,“靠著墻根曬太陽,等著上級送小康”,坐等上級送項目,撥資金,俗話說:村看村,戶看戶 ,群眾看的是干部,有這樣干部作負面示范,怎會不出現(xiàn)部分守株待兔障礙的貧困群眾?還有的干部存在“扶貧等于救濟慈善”的錯覺,把扶貧的重點放在對貧困群眾的輸血上,忽視了的貧困群眾造血功能的建設。貧困群眾逢年過節(jié)就有一些或多或少來自社會各界的捐贈,怎能不慣出不勞而獲、守株待兔的心里障礙?還有的領導干部偏執(zhí)性格嚴重,無視扶貧工作的復雜性、艱巨性、系統(tǒng)性 ,瞎指揮給基層同志下達影響其政績的硬指標,使得基層干部成為了可以撞死兔子的灌木,貧困群眾怎能不守株待兔?
除了領導干部意識形態(tài)錯誤的原因外,還有其扶貧能力的短板。
韓非子在《五蠹》寫道 :“宋有人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 大家熟知的守株待兔的寓意有三個:其一是死守狹隘經(jīng)驗;其二是不知變通;其三是抱著僥幸心理妄想不勞而獲。其實韓非子對守株待兔的寓意還有三個:其一是舍本求末、得不償失。耕田是宋國人的安身立命的本業(yè),拾兔是宋國人的外快。宋國人放棄本業(yè)專撈外快,一無所獲,可謂得不償失。其二是不能統(tǒng)籌協(xié)調(diào),顧此失彼。耕田是宋國人的主業(yè),拾兔是宋國人的副業(yè),宋國人若是在田里挖好陷阱,留下誘餌獵兔,自己一心耕作,豈不是兩全其美。其三是因果倒置,貽害無窮。讓宋國人大飽口福的是兔,而非是其田里的樹,宋國人卻把田里的樹木當成自己的口福的來源,以至于做出放棄農(nóng)耕,做出守株待兔的蠢事,落得饑腸轆轆,被國人恥笑的結局,怎么不是因果倒置。
總結以往扶貧政策執(zhí)行走樣甚至的失敗教訓,同樣可以歸結為其一是舍本求末、得不償失。比如2013年至2016年9月,《甘肅經(jīng)濟日報》在報道甘肅省扶貧工作典型事例和經(jīng)驗做法時,借機按照自行制訂的“廣告”收費標準,向30家市縣扶貧管理部門收取費用125.4萬元,2015年開設的《“1236”扶貧攻堅系列報道》專欄和2016年開設的《脫貧攻堅在路上》專欄刊登扶貧宣傳文章28篇,收取費用95萬元,平均每篇收費高達3.4萬元。相關市縣扶貧管理部門用財政資金支付了上述費用。這顯然是舍本求末、沒把扶貧資金投入在扶貧項目上惠及貧困群眾,而是投在扶貧活動宣傳報道上 給相關領導政績鍍金。其二是不能統(tǒng)籌協(xié)調(diào),顧此失彼。有位從事邊疆扶貧工作的同志曾經(jīng)給筆者大倒苦水:一些信教的貧困群眾經(jīng)過政府幫扶脫貧后,當?shù)胤鲐毟刹繘]能引導其繼續(xù)發(fā)展生產(chǎn),而是坐視他們賣掉全部家產(chǎn)作路費到外地甚至國外“朝圣”。他們回來后返貧,當?shù)刂坏美^續(xù)給予幫扶,這樣此惡性循環(huán),怎能永久脫貧?其三是因果倒置,貽害無窮,又比如個別同志提出“針對種種不自強、不感恩的現(xiàn)象,在脫貧攻堅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這個時間點上,我們是不是也應該把加強貧困戶的主動脫貧意識和老百姓的教育問題擺上議事日程”,將守株待兔的障礙歸咎予群眾自身不自強,不感恩的思想境界,就是因果倒置。
如何挖斷思想窮根,推進精準扶貧呢?
12月15日的人民日報上刊載的《摒棄“等人送小康”的脫貧心態(tài)》有個提法:擺脫貧困,首要的意義不是擺脫物質(zhì)上的貧困,而在于擺脫意識和思路的“貧困”。只有首先解決好頭腦中的貧困,才可能實現(xiàn)“弱鳥先飛”“至窮致富”。只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這個提法很好。它直指那些領導干部的意識形態(tài)錯誤、能力短板的根源:頭腦中的貧困。這個頭腦中的貧困,貧的是理想信念,困的是心態(tài)意志,窮的是能力素養(yǎng)。精準扶貧應當去除相關領導干部和群眾頭腦中的貧困,這是克服群眾守株待兔的心理障礙的首要問題。
對頭腦中的貧困精準幫扶,首先要擦亮理想信念的明燈。理想信念是一個人,一個政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志向。我們的理想信念是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是民族復興的信仰,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升華。擦亮理想信念這盞明燈,就是要堅定理想信念。只有堅定理想信念,才能激發(fā)精神動力。俗話說心病還須心藥醫(yī)。認知錯位、道德感缺失、政績觀變異的三聯(lián)癥,就是個別領導干部理想信念的明燈暗淡甚至熄滅了,在黑暗中瞎摸亂撞跌倒落下的傷。個別干部做出群眾不感恩的結論,就是為人民服務宗旨的淡化了,做出的錯誤推理。擦亮理想信念的明燈,就是將精準扶貧工作作為增強政治定力的練兵場,擦亮理想信念的明燈,就是將精準扶貧工作當成自身決定命運前途的高考;擦亮理想信念的明燈,就是將精準扶貧工作作為檢驗踐行黨的宗旨的試金石。
對頭腦中的貧困精準幫扶,其次當照進健康心態(tài)的陽光。內(nèi)心有了陽光的照耀滋養(yǎng),人的精神狀態(tài)和行為舉止自然就會光明磊落。大家在一起共舉精準扶貧的大業(yè)時就會心無芥蒂,坦誠相見。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才會有適宜的環(huán)境,立什么,破什么,才會有前提保障。一些領導干部在精準扶貧中,無論是依賴性人格嚴重,還是性格偏執(zhí),其實都同心態(tài)亞健康有著直接聯(lián)系。依賴性人格嚴重是缺乏自信之鈣,患了心理上的軟骨病,性格偏執(zhí)是吃多了權力效應的補藥,造成了心態(tài)上的陽虛。照進健康心態(tài)的陽光,就是喚醒擔當意識的紫外線,促進他們身上對理想信念鈣的吸收,照進健康心態(tài)的陽光,就是要用法治思維的底線標注出權力效應的刻度,讓其合理進補,緩解陽虛。
對頭腦中的貧困精準幫扶,更要促成騰籠換鳥的改革。補齊精準扶貧中的扶貧能力的短板,固然可以采用招賢納士、或是同高校智庫聯(lián)姻來修修補補提高扶貧量。更應有騰籠換鳥的擔當,實現(xiàn)質(zhì)的飛躍。剛剛結束的中央經(jīng)濟工作會議再次強調(diào)完善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的體制機制。精準扶貧能力實現(xiàn)要質(zhì)的飛躍,應該用市場在資源配置中決定作用的體制的俊鳥換掉以往舊的政府主導包辦的帶有計劃經(jīng)濟色彩的機制體制的菜鳥。同時還要騰出一批職位,換掉依賴人格嚴重的懶鳥,思維僵化行為沖動、性格偏執(zhí)的劣鳥,患有三聯(lián)癥的病鳥,讓德才兼?zhèn)洹⑹祜袌雠渲觅Y源機制體制的俊鳥上位。這樣讓扶貧指標由決定干部政績的硬杠杠,換成決定貧困群眾和企業(yè)旦夕禍福的風向標。環(huán)境決定心境,當守株待兔的心理障礙失去了生存環(huán)境,怎會不被克服?
挖斷窮根,才能真正脫貧??朔耸刂甏玫男睦碚系K,挖斷思想的窮根,推進精準扶貧還很難么?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立場,僅供參考?!?/p>
本文系宣講家網(wǎng)獨家稿件,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網(wǎng)友之家欄目投稿郵箱為:jst71ztz@126.com,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歡迎加入網(wǎng)友之家QQ交流群531249826,大學生交流群: 522415122。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