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和睦則社會安定,家庭幸福則社會祥和,家庭文明則社會文明。”在全國第一屆文明家庭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重視家庭文明建設,努力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fā)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成為人們夢想起航的地方??倳浿猿浞煮w現(xiàn)出黨中央以家風建設為抓手,不斷推動社會精神文明建設。
家風,是一個家庭歷久沉淀的風尚,承載著家庭的生活方式、價值理念、處世哲學。放眼歷史長河,岳飛以“忠”為訓,刺字“精忠報國”;林則徐以“儉”為德,崇尚“勤儉持家”;曾國藩以“勤”為業(yè),注重廣博求知。也有毛澤東的“戀親不為親徇私”和周恩來的“為政之要,曰公與清白;成家之道,曰儉與勤。”古今一脈相承,家國同聲相應,涵養(yǎng)家風不僅能促進家庭和睦,更能推動民風淳樸、政風廉凈、國風振興。
以“禮”為經(jīng),吹出文明家庭的和風。“家之興替,在于禮儀,不在于富貴貧賤。”不同的家庭涵養(yǎng)不同的家風,或母慈子孝、兄友弟謙;或互幫互助、鄰里和諧;或敢為人先、勤奮耕耘。雖然時代的變遷造就家風的多元化,但崇尚禮節(jié)始終是不變的主題。家風猶如一部詞典,圍繞“禮”,包羅一切的“和、善、誠”。要營造出鄰里互助、夫妻相敬、子女孝順的氛圍,遇事將心比心,包容并蓄,以和為貴。要耳濡目染,言傳身教,鼓勵每位家庭成員爭做正能量的“傳遞者”“播種人”,寬厚待人,以善為先。要有心懷璞玉、真誠待人的責任感,清貧而不卑躬屈膝,富貴而不驕橫跋扈,不論遇到任何事都能端正心態(tài),誠信友善。
以“慎”為要,吹出文明家庭的疾風。“一家仁,一國興仁。”黨員干部食民祿、辦民事,其家風一定程度上對其他家庭起到引導和示范作用??倳浿赋觯?ldquo;領導干部的家風,不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領導干部作風的重要表現(xiàn)。”然而,一些干部家庭本應成為培養(yǎng)道德的凈土卻成了“權錢交易所”,“所長”“收銀員”齊頭上陣,“貪腐父子兵”“受賄夫妻檔”粉墨登場,究其根源“不再須臾,而在蕭薔之內(nèi)也”。黨員干部應把家風當作砥礪品德的“磨刀石”、匡正作風的“刻度尺”,家庭成員要做好第一監(jiān)督人,把家風吹的猛烈、吹到實處,常提走神的耳朵,拉過界的衣襟,用家規(guī)家訓拉起行為警戒線,風“疾”方知草“勁”,家“正”才能品“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才能越建越好。
以“實”為需,吹出文明家庭的熱風。有人認為,現(xiàn)在家族意識不斷消亡,家庭規(guī)模不斷縮小,涵養(yǎng)家風徒有虛名。也有人為了凸顯高大上而照搬“名言古訓”的“老理兒”,結果束之高閣,有種“空有虛殼”的凄涼感。俗話說:“一千人眼里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是家風,大有大家之道,小有小家之理。時代轉換,社會易遷,多元化的價值觀念下需要讓家風多點兒“私人定制”和實際范兒,既要謀求社會價值觀念的公約數(shù),又要烙有體現(xiàn)家庭特色的“胎印”,有為政之家的廉潔奉公,也有書香門第的清素質樸,讓家庭因子隨著家風的形成而活起來、熱起來。只有從實際出發(fā),在追求社會共識上讓家風帶有家庭獨特的底蘊氣息,才能讓整個社會精神文明豐富多彩。
家風是家庭成員的集體共識,是培養(yǎng)美德的精神沃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家庭的發(fā)展、推動社會文明的進步。涵養(yǎng)家風是惠及民眾、澤被萬家的時代工程,不僅需要社會認同,更需要通力共營。只有以社會主義價值觀為核心,以家風建設為抓手,不斷建設文明家庭、和諧家庭,才會推動形成向善向好的社會風尚。
(作者單位: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qū)委組織部)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立場,僅供參考。】
本文系宣講家網(wǎng)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
網(wǎng)友之家欄目投稿郵箱為:jst71ztz@126.com,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歡迎加入網(wǎng)友之家QQ交流群531249826,大學生交流群: 522415122。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