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屆六中全會明確了黨的領導集體的新核心
十八屆六中全會,既取得了重要的制度成果,又取得了十分重大的政治成果,這個政治成果就是——明確了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正式提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前幾年的“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到如今的“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幾個字之差,標志著黨中央和全黨的新核心得到正式確認,意味著黨的領導體系有了新發(fā)展,對管黨治黨、治國理政,真的很重要,很有意義。
全會正式明確習近平同志在全黨、在黨中央的核心。我們曾經(jīng)有過三代領導集體核心的提法。第一代領導集體的核心是毛澤東。早在“文化大革命”之前,鄧小平就認為,遵義會議以前,中國共產(chǎn)黨沒有形成過一個成熟的有能力的中央領導集體。遵義會議后,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開始形成,核心是毛澤東,重要成員有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等。
中國共產(chǎn)黨第二代領導集體,是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重要成員有鄧小平、陳云、葉劍英、李先念等,時間從1977年到1992年,共15年。關于第二代領導集體,用鄧小平自己的話說是:第二代實際上我是核心,重要成員還有陳云、葉劍英、李先念等。我處在“關鍵位置”,是“核心”、“領班人”、“主要決策者”。“這也是一個有力量的核心。”
1977年到1992年,我們黨有過四任主席、總書記:一是華國鋒主席(1976年9月至1981年6月)。在華國鋒擔任黨的主席的四年多時間里,我們的提法是“以華國鋒同志為首的黨中央”。二是胡耀邦主席、總書記(1981年6月至1987年1月)。三是趙紫陽總書記(1987年1月至1989年6月)。四是江澤民總書記(1989年6月至2002年11月)。江澤民擔任總書記期間,形成了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那時的提法是“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胡錦濤從2002年11月至2012年11月?lián)慰倳?,這十年的提法是“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
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zhì)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yōu)勢,是做好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根本保證。堅持黨的領導,首先是堅持黨中央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我們這樣一個有8875萬名黨員和441萬個黨組織的大黨,必須有一個堅強的領導集體,我們這樣一個領導集體,必須有一個強有力的領導核心。這是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實踐所揭示的一條規(guī)律,已被歷史和現(xiàn)實充分證明。有了這樣一個核心,有了黨中央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就能一呼百應,把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緊密地團結(jié)起來,形成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去不斷贏得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勝利。
最近,我們經(jīng)常把“偉大斗爭”、“偉大事業(yè)”、“偉大工程”三個詞前后連在一起講。偉大斗爭,指的是“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偉大斗爭”;偉大事業(yè),指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偉大工程,指的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偉大斗爭”、“偉大事業(yè)”、“偉大工程”三個詞,相對陌生的是“偉大斗爭”。1962年1月,毛主席《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明確指出:“從現(xiàn)在起,五十年內(nèi)外到一百年內(nèi)外,是世界上社會制度徹底變化的偉大時代,是一個翻天覆地的時代,是過去任何一個歷史時代都不能比擬的。處在這樣一個時代,我們必須準備進行同過去時代的斗爭形式有著許多不同特點的偉大的斗爭。”50年內(nèi)外是什么時候?是2012年的時候。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召開。在起草十八大報告時,習近平同志堅持把“必須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寫入十八大報告,所以十八大以后我們經(jīng)常看到“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這句話。
這次全會明確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正式提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不斷推進“偉大斗爭”、“偉大事業(yè)”、“偉大工程”的新勝利,對全黨團結(jié)一心、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走好新的長征路,保證黨和國家興旺發(fā)達、長治久安,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公文寫作欄目文章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