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收過后,家鄉(xiāng)的土地上會生長出另一種亭亭玉立的植物,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玉米,也有人叫它苞谷。它們齊刷刷地生長在那有限的土地上,莖并著莖,伸展的葉片相互摩挲著絮絮私語,在風中化作一道道綠浪。
玉米的生長期相對較短,剛把種子丟在收完麥子的麥垅里,沒幾天,幼苗就迫不及待地拱了出來,不幾日,已是蔥綠一片。聽老人們講,如果雨水好,三伏天坐在地頭能聽到玉米拔節(jié)的聲音。炙熱的陽光下,火熱的空氣里,植株不斷生長,僅幾十個日夜,雄蕊吐穗搖曳,雌纓隨風飄拂,玉米也就一天天地膨脹起來,一天天飽滿起來。待秋風起時,成熟的玉米就會像列隊的士兵,高擎著豐收的果實,等待農(nóng)人的檢閱,期盼著從流光溢彩的田野走進一個個農(nóng)家小院。每當看到這種情景,一種對土地深深的依戀和熱愛,不知不覺就會在心底漫溢……
多年前,當我離開那個村莊,這一切就似乎不再屬于我了,但那片黃土、還有黃土地上生長的那些作物卻如烙印般融入我周身流淌的血液。無數(shù)個夜里,它們就像一幅幅素樸動人、蒼涼幽靜的畫面浮現(xiàn)眼前,走進我的夢境,而我,也一次次地赤腳站在那散發(fā)著馨香的土地上,手捧一抔泥土,深情地與它對視,貪婪地呼吸泥土的味道,聆聽土地的聲音……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