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善于包裝作秀,是媒體報道中的能人、強人、名人,曾當選“中國好人”。而在諸多光環(huán)的背后,卻是利用一切機會撈錢,貪污、受賄、挪用公款樣樣“在行”的“小官大貪”。他就是鳳臺縣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管委會原黨委書記、主任范光林。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區(qū)檢察院提起公訴的范光林等五人貪污、受賄、挪用公款案,經(jīng)田家庵區(qū)法院開庭審理后,于2016年10月8日作出判決:被告人范光林犯貪污、受賄、挪用公款罪,數(shù)罪并罰判處有期徒刑十九年,并處罰金300萬元。(11月24日《檢察日報》)
被查前兩袖清風,被查后原形畢露,真可謂“白骨精”。且看那些貪官們,在接受調(diào)查之前,他們無不口口聲聲喊著反腐,講著廉政建設,做清正廉潔的“白領”;他們“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做心系人民的“骨干”;他們常思百姓冷暖,做情懷天下的“精英”。但是之后便倒在了黨中央的反腐風暴下,沒有能夠守住底線,把住“權(quán)力關”、“欲望關”,長鳴的警鐘只讓他們學會了“偽裝”,在廉政面前仍舊不收手,被查的結(jié)果也在所難免。
“白骨精”為何總是化作“溫柔賢惠”、“孤苦伶仃”的弱勢群體,正是為了博得唐僧的同情。貪官同樣如此,為何總是一邊講著廉政反腐,一邊瘋狂斂財?偽裝應該是最直接的原因,給自己帶上一套“面具”,一邊講著如何廉政,如何治腐,一邊想著通過“廉政”的所謂“業(yè)績”來掩飾自己的腐敗行為,轉(zhuǎn)移人民的視線,擾亂人民的判斷。可紙終究包不住火,“出事”是早晚的事情。面對也會七十二變的“白骨精”,我們應該將“三打”拾起來,用“中國功夫”斬妖除魔,將“畫皮”官員繩之以法。
一打“白骨精”,“黑虎掏心”般印刻初心,讓領導干部不想腐。革命理想高于天,堅定理想信念怎么強調(diào)都不為過,補足共產(chǎn)黨人精神上的“鈣”顯得尤為重要。大量事實表明,一些黨員、干部出這樣那樣的問題,走上違紀違法的道路,說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思想根源上“想腐敗”。如果黨員干部,始終恪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又怎能深陷腐敗的泥潭。使領導干部“不想腐”,就要深入開展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黨風黨紀和廉潔自律教育,認真學習黨章、嚴格遵守黨章、切實維護黨章,堅決抵制一切迷惘遲疑的觀點、一切及時行樂的思想、一切貪圖私利的行為、一切無所作為的作風,使黨員干部“權(quán)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二打“白骨精”,“野馬分鬃”般優(yōu)選干部,讓領導干部不能腐。“能者上、庸者下”,任人唯賢,能者居之。長期以來干部只能上不能下,導致干部晉升渠道越來越窄,干部思想問題嚴重。一些思想素質(zhì)高,工作能力強的干部得不到重用,反而平庸碌碌者高居其位,導致干部管理矛盾,影響了干部工作的積極性。“野馬分鬃”就是要把一部分不適合原崗位的干部調(diào)整下來,讓有能力有理想有抱負的干部頂上去,堅決擋住那些在政治品質(zhì)、道德品行、廉潔自律等方面“帶病”的干部,形成風清氣正的政治環(huán)境,使黨員干部在“正風”中“陽光服務”。
三打“白骨精”,“如來神掌”般嚴厲懲腐,讓領導干部不敢腐。面對名利誘惑,少數(shù)黨員覺悟會有所下滑,產(chǎn)生了一系列問題,黨和國家就要嚴厲懲治腐敗,形成高壓震懾,有效遏制腐敗蔓延勢頭。黨的十八大以來,我黨反腐敗斗爭旗幟鮮明、態(tài)度堅決,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言出必行、說到做到,以重拳反腐的實際行動,形成了對腐敗分子的高壓態(tài)勢,使領導干部“不敢腐”,以猛藥去疴、重典治亂的決心,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對違反黨紀國法的行為一查到底、嚴懲不貸、決不手軟,使每一位黨員干部正確對待權(quán)力、謹慎使用權(quán)力、不敢濫用權(quán)力。
我們相信把從嚴教育、從嚴選人、從嚴查處這套“中國功夫”用好,一定可以打敗“白骨精”式腐敗官員,并將其斬草除根;一定可以讓黨員干部“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一定可以造就一支求真務實、真抓實干,堅持原則、認真負責,敬畏權(quán)力、慎用權(quán)力的黨員隊伍。
(作者單位:河北省承德市雙灤區(qū)大廟鎮(zhèn)人民政府)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立場,僅供參考?!?/p>
本文系宣講家網(wǎng)獨家稿件,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網(wǎng)友之家欄目投稿郵箱為:jst71ztz@126.com,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歡迎加入網(wǎng)友之家QQ交流群531249826,大學生交流群: 522415122。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