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快要來了,一則農(nóng)民進銀行脫鞋跪地取錢的新聞,卻給人帶來溫暖的感覺。據(jù)媒體報道,10月26日上午,在西安雁翔路附近一家銀行,一農(nóng)民工在進入銀行前,脫掉鞋子,然后跪著去ATM機前進行操作。這位農(nóng)民工講,他的鞋太臟了,會弄臟地面,不想給保安帶來不必要的麻煩。(10月27日《華商報》)
這著實是這個冬天的一條暖聞,農(nóng)民工怕自己的臟鞋子弄臟了地面,給別人帶來了麻煩,而保安則大方地想打消農(nóng)民工的顧慮,從最后的“跪地取錢”這一幕來看,讓我們看到了彼此的理解和尊重,所投射出的人性光輝。無論這能不能稱得上是教養(yǎng),至少,這一幕是直抵人心的。今年5月,在杭州的一輛公交車上也曾上演過這樣溫暖的一幕:一位建筑女工因為怕弄臟公交車的座位,而不愿落座。
感動歸感動,就此事來講,這并不是要鼓勵這樣的“謙讓”,無論是在銀行,還是在公交車,作為消費者,其本身并沒有這樣的義務,作為服務提供方,也不應有這樣的要求。當我們紛紛為此點贊時,所投射的其實也是一種復雜的社會心理。
對此,我們不妨躬身自問一番:當我們走進銀行時,會否這般顧及自己的形象呢?當你看到一個農(nóng)民工這樣走進銀行,你又會否投以友好的表情呢?會否像這位保安那樣給予理解呢?甚至更進一步來說,當我們看到這樣的一張“跪地取錢圖”時,你的第一觀感又會是什么呢?會不會不假思索的設定刻板印象呢,比如認定這是一座城市對農(nóng)民工得不友好呢?或是農(nóng)民工在城市中的嚴重不自信呢?
在階層板結、階層對立成為關鍵詞的現(xiàn)代城市中,尤其是戶籍壁壘尚未完全消除,農(nóng)民工要融入城市并不容易的大背景下,城市的有色眼鏡并不罕見。發(fā)生在農(nóng)民工與保安之間的這段對話,或許并不能排除彼此有惺惺相惜的意味,在大多數(shù)時候,我們看到的,依然是那些衣著體面的人,對外來者的偏見與傲慢。而這樣的偏見與傲慢,很可能就存在于你我的潛意識里。
在大城市中,我們每個人都是卑微地存在著,無論是你衣著體面,或是生活于底層。生活不易,本應互道一聲珍惜,互相理解和尊重,那些對外來者持有刻板偏見的人,恐怕其骨子里也是自卑的。
于此而言,面對這張“跪地取錢圖”,當我們感到心暖時,說明我們的內(nèi)心對尊重與理解的渴望。當然,這張圖能引致如此大的觸動,對我們許多人恐怕也是一個躬身自省的機會。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