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床被子
1934年11月5日,中央和軍委縱隊及紅軍主力分三路,從湖南汝城南出發(fā),沿大坪、新橋、界頭、延壽等鄉(xiāng)村進軍宜章。這三路進軍路線都在崇山峻嶺中,沿途一山更比一山高,一山更比一山難。
紅軍面臨的形勢非常嚴峻。當時,蔣介石已經基本弄清中央紅軍主力突圍的大方向是西進,與湘西賀龍領導的紅軍會合。因此,任命湘軍頭子何健為“追剿”總司令,指揮湘軍和蔣系薛岳、周渾元部16個師,專門追擊紅軍。紅軍在汝城遭到敵軍的頑抗,迫于形勢只好放棄汝城,翻過大山向宜章進軍。汝城有一個文明鄉(xiāng),過去叫文明司。11月6日,紅軍先頭部隊進入文明司。11月11日,中央軍委主席朱德給在文明司擔任衛(wèi)戍司令的李維漢發(fā)電,命令他率部繼續(xù)鉗制敵人,掩護中央軍委縱隊前進。紅軍就是這時經過了一個叫沙洲的村子。
11月6日,三位女紅軍住進村里的婦女徐解秀家里。當天晚上她們四人一塊睡在廂房里,蓋的是她床上的一塊爛棉絮和一條紅軍的被子。第二天下午,女紅軍要走了。為了感謝徐解秀,她們把僅有的一條被子剪了一半送給她。徐解秀不忍心,也不敢要。三位紅軍說:紅軍同其他當兵的不一樣,是共產黨領導的,是人民的軍隊,打敵人就是為了老百姓過上好生活。
在她們互相推讓的時候,紅軍大部隊已經開始翻山。徐解秀和丈夫朱蘭芳送她們走過泥濘的田埂,到了山邊時,天快黑了。徐解秀不放心,想再送一程,因為是小腳,走路困難,就讓丈夫送她們翻山。丈夫當時和她講好,送紅軍翻山追上大部隊后就回來。誰知道丈夫當天沒有回來,跟三位女紅軍一樣,從此沒了音訊。年年這幾天,她都要在與丈夫和女紅軍分別的山腳下等好久。
1984年11月7日,我在沙洲村見到了已經年過八旬的徐解秀老人。她問我:“你能見到紅軍嗎?”我答:“能見到。”她說:“那就幫我問問,她們說話要算數(shù)呀,說好了,打敗敵人要來看我的呀!”她說到這里,臉上已流下了淚水。
丈夫和三個女紅軍走了,徐解秀苦苦等了50多年。那間廂房的陳設也一直是原來的樣子。徐解秀還記得臨別前女紅軍對她說過的話:“大嫂,天快黑了,你先回家吧。等勝利了,我們會給你送一條被子來,說不定還送來墊的呢。”徐解秀抹著眼淚說:“現(xiàn)在我已有蓋的了,只盼她們能來看看我就好。”
紅軍離開沙洲村后,敵人隨后趕來,把全村人都趕到祠堂里,逼大家說出誰給紅軍做過事,大家都不說,敵人就搜家。女紅軍留給徐解秀的半床被子也被搜走了,還把她拖到祠堂里跪了半天。徐解秀說:“雖然那辰光為了紅軍留下的半條被子吃了點兒苦,不過也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什么叫紅軍,什么叫共產黨,共產黨就是自己只有一條被子,也要給窮苦人半條的人。”
采訪徐解秀老人后,我當即寫了一篇文章《三位紅軍姑娘在哪里》。七天后,《經濟日報》頭版發(fā)表了鄧穎超、康克清、蔡暢看完這篇文章的談話:“悠悠五十載,滄海變桑田??蓪δ切┰诟锩钇D難的時候幫助過紅軍的父老鄉(xiāng)親們,我們永遠不會忘記。請羅開富同志捎句話:我們也想念大爺、大娘、大哥、大嫂們!”并表示:一定要想辦法找到徐解秀老人要找的三位女紅軍姑娘和她的丈夫。
后來我到北京,也跟這三位老紅軍匯報過。很多老紅軍都說,我們會繼續(xù)找她,但是在找到她之前,你先代我們去送一條被子過去,感謝她當年對紅軍的幫助??墒?,1991年當我拿著被子趕到這個地方時,老太太幾天前已經去世了,所以我就跪在那里,我說:“大娘,我來晚了!”后來她的孫子告訴我,老人臨走時還說:“你爺爺回來告訴他,不是我不等他了,我等了快60年了,每年都到山邊去看,看不來,我不拿紅軍的被子都可以,他們肯定是老了來不了了。一定要把路修好,黨和政府是最好的,一定要把這些話給后輩傳下去。什么叫共產黨,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
2005年我利用假期和報社的同事,又去給徐解秀老人上墳。到她房間的時候,她孫兒把當年徐解秀給紅軍烤衣服的火鉗送給我。她留下這把火鉗為什么,一個是為了想念,另一個是為了找當年的紅軍。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