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美育改革。且看本期的國考申論熱點話題,希望對考生了解社會熱點問題、提升申論寫作的辯證思維能力有所幫助。
背景鏈接
2016年9月,教育部與北京、上海、江蘇、福建、山東、重慶、四川、甘肅等8省(市)簽署學校美育改革發(fā)展備忘錄,旨在推動中央部門和地方政府構建協(xié)同推進的學校美育改革發(fā)展工作機制。在學校美育綜合改革、美育教育教學改革、美育教研科研、美育國際交流與合作,以及西部地區(qū)農村學校藝術教育實驗縣建設和鄉(xiāng)村美育教師培訓等方面予以支持和傾斜。
綜合分析
[綜合分析]
“美”是一個讓人心馳神往的和諧愉悅的境界,冼星海的《黃河大合唱》釋放的是崇高壯美,戲劇音樂劇中的生離死別詮釋的是悲劇美,喜劇美則讓生活充滿生機樂趣。諸如此類美的熏陶,開闊了學生視野,提升了他們感受美、表現(xiàn)美、鑒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進而實現(xiàn)均衡發(fā)展。
可由于當前美育素質高低與升學關系不大,真正落實到工作中,美育還是會出現(xiàn)“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紙上談兵。比如美育教師在職稱評定中仍有被遺忘的情況;不少基層學校仍然存在美育師資不足;美育基礎設施、啟動資金,還存在不小的缺口等。這些軟件、硬件問題不解決,要想真正發(fā)揮美育課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功效,恐怕不夠現(xiàn)實。
孔子說:“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1906年,王國維在中國首倡美育。1912年,蔡元培任南京臨時政府教育總長時,將美育正式納入國家教育方針,“使人們能懷著類于宗教信徒所擁有的寬厚之心,以祛除利害得失之計較,突破人我之見”.今天,我們要做的就是繼承傳統(tǒng)教育和美育精華,讓學生得到道德上的優(yōu)雅、人格上的完善,最終成為內外兼修的人。
[對策措施]
總結:
一是將美育發(fā)展納入綜合素質考核范疇,倒逼學校和家長重視美育發(fā)展。
二是通過為美育教師招聘設定必要的比例,保障相應的師資力量,確保美育工作有人做,樂于做。
三是通過將美育投入等納入相應考評范疇,為美育發(fā)展提供足額的公共財政支持。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