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長征是中國共產(chǎn)黨和人民軍隊歷史上的英雄壯舉,也是令世界矚目的偉大事件。在眾多向世界報道、研究紅軍長征的人當(dāng)中,人們比較熟知的有老一輩革命家陳云、有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等。
實際上,還有許多這樣的中外人士,運用他們手中的筆墨,從各自不同的視角記錄了紅軍長征,表達了自己的看法。那么,到底有哪些著述最早宣傳、研究紅軍長征呢?
第一部由西方人撰寫介紹紅軍長征的著作
1936年12月,英國出版的《抑制之手——為基督在中國被俘》,是目前發(fā)現(xiàn)的第一部由西方人撰寫,向世界介紹紅軍長征的著作。
這本書的中譯本全名叫《神靈之手——一個西方傳教士隨紅軍長征親歷記》。
《神靈之手》這個書名本身帶有明顯的宗教色彩,標題未標明與紅軍的關(guān)系,所以很長一段時間里都被誤認為是一本宗教書,直到1985年才無意中被發(fā)現(xiàn)。1989年翻譯成中文,在雜志上連載刊出。2006年,出版中譯本圖書,并被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確定為紀念紅軍長征勝利七十周年重點圖書。
《神靈之手》的作者勃沙特(也有譯比亞吉特),中文名薄復(fù)禮,瑞士籍英國傳教士,1922年來到中國。1934年10月,薄復(fù)禮在貴州被轉(zhuǎn)戰(zhàn)西南的紅6軍團當(dāng)作“間諜”扣留,并跟著紅軍部隊一起長征。隨軍生活了560天之后,于1936年4月在昆明附近被釋放。
回到昆明后,他利用不到4個月的時間口授寫成了親歷紅軍長征見聞錄——《神靈之手》。這部長達288頁、配有多幀照片的回憶錄,于1936年12月在英國出版,比美國記者斯諾的《紅星照耀中國》還早一年出版。
《神靈之手》從一個傳教士的角度,真實地描述了作者與紅軍朝夕相處、長途行軍18個月的所見所聞所想,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紅軍的戰(zhàn)斗生活、政治思想工作和機動靈活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等情況。
這本書對于研究1934年10月到1936年4月間紅2、紅6軍團的歷史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是進行紅軍長征史研究不可多得的資料。當(dāng)然,由于作者的“俘虜”身份和立場所限,書中也有記述不準確的地方。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